登鹳雀楼|登鹳雀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qing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123456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一、课文说明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远望所见及其深刻的感受,激发人们积极进取。
    第一、二句,描绘黄昏夕阳西下时,山河苍茫壮阔的美丽景色。用“依”和“尽”来表现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的状态;后两句写所见的壮丽山河,抒写诗人的感受。道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赋予上两句景物描写更丰富的内容。全诗画面宽广,景色壮丽,具有阔大雄浑的气势。诗中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配乐朗读带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学生背诵古诗,教师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23456
  (二)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古诗。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从古诗中找出生字自由认读或与学习小组间的同学互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学生读古诗(集体读、分男女读、小组读、指名读)巩固生字的读音。
  6.结合挂图,体会意境。
  边指导学生看图边讲述:一轮红日傍着山巅逐渐落下去了,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腾不息流入大海,要想看到很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7.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
  (三)朗读古诗,读中悟韵。
  1.指导学生断句,读出韵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带,引导学生反复按照朗读古诗的节奏,整体感知古诗语言轻重音,语速语调,节拍停顿的变化形式的节奏美。
  3.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古诗,(自由读、互读、指名读、赛读、配乐读)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4.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景象,背诵古诗。
  (四)作业。
  有韵味地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生字,培养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白、日、目、人、入、千。
  2.读准字音: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记住字形,你会其中的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用形象记忆法记“日”,先让学生认识“日”最早的写法“☉”;熟字记忆法;“日”字加撇就是白,“日”中加横就是“目”,“十”上加撇就是“千”。
  4.指导书写:
  ①弄清笔顺:
  白:
  日:
  目:
  人:丿人
  入:入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③学生书空生字,强化字的笔顺。
  ④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描红、书写。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123456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学生活动:学生们做好指读姿势,配上音乐全班齐读诗歌。
   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板书:登鹳雀楼
   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指名读2到3人。
  三、读文后识字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字词课件)
   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
    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
   3、解题。
     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123456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生字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123456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887.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