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二年级《夕阳真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23 夕阳真美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在观察、描述、诵读、想象等活动中感受夕阳之美,养成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夕阳之美,激发热爱自然之情。 教学资源 图片展示夕阳美景。 预习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生字会书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反思     通过象形字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朝阳、夕阳               欣赏夕阳美景图,感受夕阳美。                       读好课题。           出示三幅夕阳西下图,学生排序,初步了解夕阳西下的过程。                                               自由朗读课文。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比较正午的阳光和太阳西斜的阳光,理解刺眼和柔和。读出柔美。                   感受天空的美丽、纯净,读好课文。                   通过画,理解“连绵起伏”。并读好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夕阳西照时群山的雄伟壮丽。并读好课文。                   小组赛读,感受美景。                   图,用书上文字练习说话。         感受颜色绚烂多彩。                     读好张红了,圆圆、慢慢,感受夕阳的淘气可爱。                             看图感受太阳落到西山背后的羞涩之美。                   感受祖孙三代起了融融的场面。             背诵课文。             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无限乐趣。 123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过字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谜:听好了:写出来是方的,画出来是圆的。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象形字日 师:日也就是_太阳__? 师:无论早上、中午还是傍晚,或者一年四季,太阳每天都会和我们见面。 师:早晨的太阳我们称之为——朝阳,傍晚快落山的太阳我们则称之为——夕阳。 [师相机出示——朝阳、夕阳](学生齐读) 师:朝阳代表新的一天开始,充 满了朝气与活力。而傍晚时分,夕 阳西下,又是另一番景致。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夕 阳西下的短片。 视频串词: 夕阳的光芒穿过云层,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山端,映红了大海,映红了一切。瞧,远处湖面上的渔船满载收获与希望靠港。天空多红,就像一幅绚丽的锦缎美得无与伦比,夜幕降下来,云彩也疲倦了,圆圆的太阳已经工作了一天,也该休息休息了,但是它多留恋,不过,我们明天又会相见。 (生欣赏,师根据视频内容简说 说。) 师:你们觉得怎样? 出示课题:夕阳真美   (教师板书) 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欣赏图片,理解夕阳西下过程 师:夕阳西下的景色就如一幅幅美 丽的图画老师截取了三幅最美的画面,大家看! (出示没有顺序的三幅图) 师:课文就用语言向我们描绘了这 三幅图,你能找出是哪三个自然段 吗?在座位上没有声音,用你的心 和眼睛去读课文。 师:找到了吗? 师:大家都找对了。其实这三幅图 还有顺序呢?只可惜老师把它打 乱了,哪位小朋友能帮助老师给它 排个顺序?(学生观察)(如果学 生一时不会,老师提醒,可以借助 课文)[看看课文,再看看图,想 一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帮我调整?为什么这样调 整? 生:太阳是慢慢往西沉下去的。 师:有道理,夕阳先是西斜,再慢 慢地往下沉,最后轻轻地走向西山 的背后。 三、由读感悟夕阳及夕阳映衬下的 美丽景色 师: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多美啊!如 果能再加上优美的朗读,那更是锦 上添花了。你想尝试一下吗?选择 自己喜欢的图,配上相应的段落, 多读几遍。 [生自由选择读段落] 第二自然段:(有谁选择这幅图 的) 生指读[适当 评价:你真会读书!] 师:你观察过正午时分的太阳吗? 师:眼睛盯着太阳看有什么感受? 师:而傍晚时分呢? 师引读——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已经变得柔和了。你能将“柔和”读出来吗? 生指读(3—4个)评价[1.沐浴着柔和的光多舒服呀!2.我听出柔和来了。3.还有谁也想读一读?] 师:没有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蓝。(引) 蓝得那么纯净,那么通透,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天空一片深蓝。”(2-3个)评价[湛蓝的天空让人留恋,谁再来 如宝石般湛蓝的天空 蓝得犹如一汪湖水。] 师:连西山在夕阳的映照下,也显现得与众不同呢。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 师:什么是连绵起伏? 师: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画一 画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瞧,一座 接着画一座,再连一座画一座稍稍 高一些,再画一座稍稍低些,一座 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 [点击变色] 指名读好“连绵起伏”。 师评价:1一座连着一座,绵延不 断,谁再来试试。2想象着连绵的 西山,再来读一读 师:连绵起伏的西山是那样雄伟, 而当夕阳的余晖撒在这些山峰上, 如同给西山披上了—— 师:是呀,这样雄伟的西山披上夕 阳给予的漂亮衣裳,又美丽又壮 观,这就是“壮丽”。 师:试着在座位上读好第三句话。 指名读 师评价听出来了夕阳映照下的西 山真的与众不同呀!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片蓝天,走 进这夕阳映照下连绵起伏的西山。 自由读读这一段,小小组赛读。[评 价:你优美的朗读让西山显得更加 壮丽。]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美景 吧?齐读 听了小朋友的朗读,老师情不自禁 地说:夕阳真美。 (轻柔) 第三自然段: 师:谁来用书上优美的文字来介绍 第二幅图? 指读。评价[“涨红了”——是呀, 多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师:这幅图美在哪儿? 师:有些什么颜色?(黄色、红色、 紫色) 其实云彩的颜色还不止这么多,它 们都躲到省略号里去了,你能用一 个词来形容这么多颜色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事先准 备一组作为积累) 读读这些表示颜色很多的词。 师:在座位上试着读好第二句话。 师评价:你抓住了“涨红了”这个 词听起来太阳像个淘气的孩子,涨 红了脸,红扑扑的。(读好“涨红 了”) 师:请小朋友把“慢慢”“圆圆” “涨红了”在书上圈划起来,帮助 朗读。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在座位上试一试吧。男女生赛读。 指名读 评价[太阳多像个小画家 呀。 此时的天空可真像个调色盘。 太阳好象不舍得离开我们走得可 慢了。] 师:夕阳慢慢沉下去,像个孩子似 的涨红了脸,她又把天边的云彩渲 染得五彩缤纷,我们想说——(课 题:夕阳真美) 第四自然段: 师:(看图)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 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 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师:你觉得老师读得美吗?这么美 的文字,不如也读给你的同桌听 听。 (把夕阳的害羞读出来)   指名读 评价   恩,脸羞得更红了。 师:夕阳像个害羞的姑娘,悄悄地 与我们告别,却留下了天边灿烂的 云霞。望着这满天霞光,我们不禁 赞叹---夕阳真美! 第五自然段: 师:看到这一美景,爷爷满面红光,心情怎样?(十分高兴,兴高采烈) (是因夕阳映照而红,也是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呀!) 师:爷爷沉醉在夕阳的美景里,也 沉醉在幸福的生活中了,让我们同 爷爷一起赞叹:夕阳真美呀! 师:这么美的夕阳,这么绚丽的晚 霞,在夕阳映照下的一切事物都让 人留恋。捧起书本再次回味夕阳西 下的美妙景色。你也可以选择你喜 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123五、拓展 师: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 只要你做个发现美的有心人,便能 体会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乐 趣。瞧——(一组大自然美景的图 片:晨曦、彩虹、火烧云、飞雪……) 海水托着朝阳缓缓升起,海面因阳光的撒播泛着粼粼光彩;(一张图片) 放眼远望,那湖泊,那山,那天空,还有片片浮云,丝丝云彩,都因朝阳而蓬勃;(一张) 这就是雨后的那道虹,如一座七色桥横跨天际。无论大海还是山崖都因它而增添了一份奇妙与瑰丽;(三张) 这就是夕阳临走时带给我们的神奇礼物——如火的云锦缠绕在天边,又似簇拥的火焰布满天涯;(两张) 瞧,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又是另一番景致;(一张) 根根冰凌在太阳光的折射下晶莹剔透;(一张) 这又是深秋带给我们的惊喜,片片落叶如蝴蝶在风里旋转、起舞;(三张) 它又是谁?对了,只是草叶尖上挂着的一个小露珠。虽小,却仍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张) 师:老师给其中的一个瞬间配上了 一首短小的儿歌(欣赏) 你也可以抓住大自然中瞬间的美 丽,用镜头,用画笔,用小诗,甚 至用几个词将它记录下来。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作者一起欣赏 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让我们挥挥小 手,向夕阳说再见吧!(再次播放 夕阳视频边下课) 生:夕阳,再见     作业设计 1.课后可以找一找夕阳的儿歌,读一读,唱一唱。 2.分小组画出“夕阳真美”组图(三幅),办班级画展。 3.回家和爸爸妈妈或同学看看夕阳,真正感受一次夕阳的美,回家后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同时再观察夕阳还变出了怎样的美丽景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88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