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第四册]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沉香救母》(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沉香救母(一)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12345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一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10、沉香救母(一)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望、闻、问、切”指导朗读
——我教《沉香救母》

作者:柳州市银山小学 杨隆灿


  《沉香救母》是苏教版第四册第4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借助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刻苦练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课文情节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同时,图文对照,生动形象,如何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切体会父爱子、子念母的人间真情呢?我想到了中医常用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一、望
  望即观察。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沉香紧锁的眉头,愤怒的双眼和握紧的拳头,想象沉香不怕“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苦学武功,立志救母的艰辛。从母子俩拥抱在一起,喜逐颜开的画面,想象母子团聚时百感交集的感人语言,然后依图品读,读出急切和欣喜。这样,一个不怕困难,刻苦习武,一心救母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二、闻
  闻即听。文章本身的神话色彩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但课文中的不少长句也影响了学生的品读。如“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里无比激动。”这时,教师需要范读,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断句,而且也能渲染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人氛围,为学生的感情朗读抛砖引玉。当然,听的方式也可多种多样,可听老师范读,也可同桌互听互读,或欣赏优秀生的朗读,学生边听边赏,自然如身临其境。
  三、问
  课改提倡生生、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给学生“思”与“评”的空间,在品读赏析中,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其他同学评评这样读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读课文进行有意识地思考和处理的好习惯,同时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学会读书,自主发展。12345
  四、切
  学生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说,想做,借以抒发感情。这就是切。精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当学生品读到“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里无比激动。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时,个个都不由自主地做起举斧劈山的动作,我于是顺势引导,让学生想沉香所想(扮演沉香),做沉香所做(劈山动作),说沉香所说(沉香心里的话),借说,悟文中的情,借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把学生的情推至高潮。
  皮亚杰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会成功。在课堂上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读书的机会和表现机会,教师力求精讲。这样才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

授课:语文                年级:二年                         设计人:王德卿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沉香救母》(一)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课文续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它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

学习者分析

 《沉香救母》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课文的描写比较简单,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上,学生的体会就不会很深刻。所以,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小沉香,再三追问父亲“我怎么没有妈妈呢?”从而体会出父亲久藏心中的苦痛和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懂得心情,然后再来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这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0个字知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一…….就……”的句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的朗读,能揣摩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神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沉香为了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习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揣摩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神情。

解决措施: 预习与课堂引导相结合,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习武的精神。

解决措施: 创设情境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师生交流,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出示沉香图片)认识他吗?(板书:沉香)跟他打个招呼吧!
2.关于沉香,你知道些什么?

沉香是怎样救出自己的母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补充课题。)
3.指导读准课题。师解说: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部分。

学生交流沉香的故事。

 

学生读题

6

对于学生来说,“沉香”并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熟知的人物,在揭示课题的同时,借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2345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3.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孟郊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吗?
5.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过渡: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所以在他50岁那年写下了《游子吟》。老师范读古诗。
①朗读读课文。

②.评议,相机检查、巩固生词的读音:
美丽善良  心狠手辣  腰酸背疼  盛夏酷暑
叹了口气  含着眼泪  增添力量  习武练功
对付得了  恨不得   寒冬腊月  起早贪黑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了”的读音。)  

 

1.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完后把生字画出来。

 

 

2、读题

 

 

 

.3、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定的方式(分段读,分角色读等。)
.4、师生评议

 

 

 

 

 

20

 

 

让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课文,读准字音,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叹、含、泪
2、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3、交流: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合理的记忆方法:偏旁加熟字;熟字换偏旁等。
4、课堂作业:描红、临写生字。
  

1、扩词练习:比一比,谁给生字找的朋友最多。
2、尝试在书上描红。

3、交流: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

 

 

 

 

 

 

9

  在识字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字形的教学,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丰富词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并正确地使用生字。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出示小黑板。)比比,再组词。
  又(  ) 今(  ) 目(  )
  叹(  ) 含(  ) 泪(  )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填空:    叹了口气,含着眼泪说:“          。”

1、组词

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二、读演结合,体验情感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⑵.知道妈妈被三郎神压在华山脚下,心里十分难过和气愤。

2.以演促读。
⑴.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⑵.请学生上台表演。评一评: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相机出示句子
(3)沉香为什么又难过又气愤?“难过又气愤”时会是怎样的神情?他表演得好吗?你会如何表演?

(4).“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

(5)还有哪位同学也想来试试?
3.教师小结:8岁的沉香那么急切地想去救自己的母亲,可是怎么斗得过心狠手辣而又神通广大的二郎神呢?他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小朋友,你们知道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吗?
讨论理解: .沉香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便再三追问爸爸。

 

2、.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

3、请学生上台表演,针对某些环节展开讨论。

 

 

 

读爸爸的话,这里爸爸的心情怎么样?(尝试练读,个别读。)

师生评议:看了他们俩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17 

.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采用“以演助读”的方法,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体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这样,不但能保持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激发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趣变化。12345

三、精读课文。

1.轻读第四自然段。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①.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在你印象中,“寒冬腊月”和“盛夏酷暑”分别是怎么样的?你是如何度过这两个季节的?
 沉香是如何度过的呢?

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一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读词“浑身”。换词理解,就是“全身”。
 沉香累得腰酸背疼了,又怎么会全身增添了力量呢?(点出“一……就……”。)

 师提供句例:爸爸一看到电视上有足球赛,就来了劲。
 出示填空,练习说话:
 我一看到动画片,
(出示投影)你们看,沉香只要一想到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他,瞧,他练得多认真!此时,你想对沉香说什么? 4.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1、边读边想:沉香是如何刻苦练功的?哪些词句特别让你感动?请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说说哪些词句特别让你感动,并说说你的想法。
3、想象练说

 

 

 

 

 

 

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们遇到了自己喜欢或憎恨的事物,会怎么做呢?

 

 

 

 

 

 

 

5、练习说话。

 

 

6、齐读第四自然段。

12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中的句子,帮助学生认识“一……就……”的句式,通过情景提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句式。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板书设计

10  沉 香 救 母(一)

 

拜师  学艺

 

 

 

清晰 明了

教学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879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