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蓝色的树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 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 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 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 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 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 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 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 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四、指导写字
   1. 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 描红
   3. 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 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 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 “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123456789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小声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画         皱着眉头 还要
           用心画        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呀?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名字是《蓝树叶》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写字指导。
  1、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123456789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二、朗读感悟
   1、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123456789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一篇课文,9个会认的字,10个会写的字,两道课后题。本课使我们懂得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123456789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画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体会互相帮助的可贵。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课前板书:19 蓝色的树叶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
  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成果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四、实践活动:
  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
  2.作品展示会。

                123456789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语,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二、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
  3.重点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四、抄写生字词。

一、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惟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最好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三、重难点处理
    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以上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可让学生自主体会
  四、教时:2教时。
  五、教学媒体: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
    读通读准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并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123456789
  三、检查自学情况:
    “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四、看图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2、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3、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以上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可让学生自主体会,老师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可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

                 第二教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深入朗读感悟
    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
    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结合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指导朗读。 
  二、实践活动
   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三、写字教学
   1”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2、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123456789

  教学小结:在教学时,把学生导入对林园园的批判,是自己在教学中的败笔。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二、教材说明
    本课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趴:不要读成bā。
  吐:多音字,在本课读tǔ,不读tù。
  “借、吐、趴、削、由”几个字,可借助熟字“错、土、八、消、田”识记字形。注意提示“眉”的外边不是尸字头。“吞”要和“蚕”区分字形。
  2写字教学。
  “等、断、盒”三个字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等:第九笔“横”要长。
  断:先写“”,再写“”,最后写“”。
  盒:上面的“合”要写扁一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三)词句教学
  词语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切忌让学生死背词语解释。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想象词语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清楚地说出某个词的意思,如“连忙”一词,可采用让学生换词的方法理解,“连忙”就是马上、立刻、急忙、赶快的意思。理解“吞吞吐吐”一词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体会,知道林园园不愿意把笔借给李丽。
  二至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要抓住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时,林园园说的四句话和说话时的态度、动作来理解。
  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本文的难点。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课文结尾以“蓝”、“红”作对比,说明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林园园不借绿铅笔给同学,只是有些舍不得,并不是存心不帮助别人,并且她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朗读指导
  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教学时老师应注意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朗读去体会林园园不愿借笔而多次找借口,后来看到李丽画的蓝树叶时又不免有些内疚的心情以及李丽急于借到笔的诚恳态度。进行朗读指导时,可借助书上的彩图和老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去体会林园园和李丽的不同心情,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可组织学生同桌分角色读,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班分角色读时,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的角色。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思想,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朗读指导的重点。如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园园的四句话分别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教师要指导学生扣住人物说话前的提示语,练习朗读,例如:李丽说话时是“小声”地、“连忙”说;林园园是“吞吞吐吐”、“皱着眉头”说。反过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读。例如:林园园说“还要画小草?”就不能只读出问话的语气,还应读出不高兴的语气。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简单强调学生用什么语气读,而应让学生在反复读中去充分感受、体会。123456789
  (五)练习提示
  第一题,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可在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
  第四题,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要启发学生说真话。即使有不当的想法或做法也没关系,教师可以给予引导。
  (六)扩展活动
  收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开一个“夸夸xx”的主题会。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引题激趣。
  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提问:你们见过的树叶有什么颜色?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题,请学生找疑点质疑: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唤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去读。其目的:(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抓住人物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勾出李丽和林园园说的话,并思考:(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是怎样说的?(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通过抓对话,使学生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想法,并在朗读中感受体会。
  2在学生抓住每一处对话,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再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思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有表情地读对话。
  3紧扣课文最后一段,以“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找借口推却是不对的。我们从小就应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四)指导朗读。
  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对于课后第四题,教师可适当创设情景,再让学生回答。如:在街上遇见了一个走失的小弟弟,你该怎样做?如果你的同桌忘带橡皮了,你该怎样做?尽量使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5377.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