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和大树看图写话]啄木鸟和大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啄木鸟和大树  二上(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的读出全部的生字,学会生字,理解“啄木鸟”“森林”和“生病”“治病”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干”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能够用“每天”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理解要求掌握的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1. 看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画,问:这是什么?教学生字“啄”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2. 为什么叫它啄木鸟呢?它会干什么事呢?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点
  3. 出示一棵大树,中间用“和”字连接读课题
  4.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找找课文中的多音字,检查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进行正音
  5. 检查课文的词语读音:森林年轻力壮危险伤害蛀
  6. 理解词语:森林和大树的区别
  7. 读完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8. 分段朗读课文。
  9. 讲读课文第一段: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医生?“生病”和“治病”的意思一样吗?用上述的两个词语造句。
  10. 仿造句子用“每天”说话小学生每天(  )(  )每天(  )
  11. 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由多读一会。
  12. 进行生字的书写,提醒注意点。
  13. 学习:“捉”和“啄”的用法“生”和“身”的用法。
  14. 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捉虫”“年轻力壮”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第2- - 8 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在实际中区别一些行近字。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听写课文的生字和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来写出词语。
  2. 学习课文的第2- - 8 段
   a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二段理解捉虫的意思
   b 仔细读读其余的课文想想课文中大树和啄木鸟有几次对话?
   c 第一次对话板书:叫
   d 理解大树的话体会朗读啄木鸟的话要读的亲切一点,耐心一点。
   e 自由读第二次对话看看发生了什么?和第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f大树为什么要是生气?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看意思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更喜欢哪一句,你来试一试,读出大树不相信的语气。
   g 读读第三次对话,理解不耐烦的意思,和伤害的意思,啄木鸟是想伤害大树吗?你是怎样想的?哪里最能看出来?
   h 出示句子: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请你联系实际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出大树的生气不耐烦的语气,读出啄木鸟诚恳的语气。
   i 理解“只好”的意思。
   k 分角色朗读课文他们的对话。
  4. 完成课堂作业: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的欢迎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了大病就后悔了。
  2. 学习课文的第9段,理解“枝条”“干枯”的意思。
  3. 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 总结深化全文,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5.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 认读生字听写生字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说说你对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的的道理
  4. 这个道理对吗?大树一次又一次不听啄木鸟的话,你想想大树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5. 朗读课文第9段,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6. 启发学生想象大树的样子。
  7. 句式训练:用被字句说话
  8. 练习朗读
  9.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找反义词
  板书:
           叫——生气——不耐烦  树叶稀稀拉拉
           年轻力壮————————枝条干枯
           小病不治变成了大病   大树空空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多音字“干”口头组词。大屏幕呈现:干gan( ) gan( )
  (3)、计算机呈现练习: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2、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引入: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再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a、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指导读句子(指名读,评议,齐读.)
      b、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c、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a、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b、“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一种说法。(“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c、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指导读句子。
      d、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指名读句子)想象:小病不治,变成大病有什么危险?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a、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b、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5、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指导读句子。
   6、分角色读2----8段。
  (四)、学习第9段。
   1、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
   3、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4、齐读第9段。
  (五)、总结全文。想象: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互相讨论,各自写一写。)
  (六)、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一棵大树上捉虫。
   (2)、我这样(  ),身上(  )?
   (3)、这棵树被虫子(  )。
  2、选字填空:
  (1)、捉  啄
    花猫(  )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鸡在草地里(  )小虫吃。
  (2)、生  身
    小妹妹(  )上穿着花衣裳。
    王老师(  )病了,还是来给同学们上课。

以下二页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345

教学目标:
   1、学懂故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道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啄木鸟和大树》这课书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样?
    卡片出现生字词(齐读,指名读)
    啄木鸟:“啄”第九画是什么?
    森林:看字形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伤害:反义词是……(保护)
    枯对:(齐读)
    年轻力壮:给“壮”组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图画,你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树,树干(),枝叶()。
   (2)出示图画,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干枯)
   (3)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树怎么会变成一棵枯树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提出来的问题,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抓对话学懂课文,练习朗读。
  1、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听录音,哪几小节写啄木鸟说的,在前面打“√”,哪几小节写大树说的,在小节前面打“×”。
  2、找中心句。
    出示啄木鸟图,请小朋友读读啄木鸟说的话,再想一想你认为哪句话对木树最重要,用线划下来。
    指名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3、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
  (1)大树认为自己年轻力壮,根本不肯治病,三次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木树第一次怎么拒绝啄木鸟的?
    指名说,(板书:叫)
    自由练读:请每个小朋友学着木树叫叫。
    指名朗读,评价
  (2)读读木树第二次说的句子,找出写木树怎样说的词?(板书:生气)(板书:找词语)
    做做生气的表情。(板书:做表情)
    学着木树生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板书: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同学比赛读,评议,齐读。
  (3)木树第三次怎样说的?请小朋友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先读句子找出写表情的词,再做做表情,可加上一些动作,最后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人一小组学习这句话。
    朗读指导。
  (4)对于木树叫、生气、不耐烦,啄木鸟又是怎么说的?读读啄木鸟的话。(师生接读)
    师:当大树叫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生气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不耐烦时,啄木鸟……(把啄木鸟图片拿走)
  (5)分角色朗读。
  (6)啄木鸟为什么不治病?
    师:关键是大树不懂得现在(小病不治),将来(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7)后来真的出现危险了,你看,年轻力壮的大树成了这样干枯的样子。请小朋友轻声读最后一节,划出写大树危险样子的词语。(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
    干枯的大树,叶子(),树干()。
  (8)大树快枯死了这一小节该怎么读?拿起书读好最后一小节。
  四、深化道理。
  1、出示:
    干枯的大树是这样的痛苦,枝叶落得光光的,树干蛀得空空的,很多虫子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咬着它身上的肉,快要枯死的时候,它大声地喊:“()”12345
  2、这时候,啄木鸟听到呜呜的哭声,飞来了,望着这棵爬满虫子的大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你当初……现在……已经……”
  3、是啊,如果大树当初听啄木鸟的劝告,能够明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个道理,马上治病,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所以这句话对大树来说很重要,对于我们每个小朋友更是重要,请小朋友牢牢记住这句话。(背、写)
  4、对于木树来说,小病是指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小病指什么?
    师:对于这些小病要及时治疗,那么对于你身上的一些小错误、小缺点,如果不改,又会怎样呢?
  5、同桌讨论一下,你身上有哪些小缺点,如果不改会怎样?
    师:是啊!这些小错误,小缺点,我们要及时改,欢迎别人指正,如果不改,变成大错就危险啦!
  6、编首儿歌,学生学一学。
      大树大树真后悔,小病不治大病危。
      临死才叫啄木鸟,身体干枯救不了。
      错误缺点虽然小,变成大错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有错就改才叫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2.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文第三至第八自然段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体会“大树为什么从年轻力壮到成为枯树”。
    难点:理解本故事所含的道理,即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还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
  1.卡片出示,齐读字词。
  2.谁能用“啄木鸟”来说一句话?
  3.出示词卡“年轻力壮”,问:“年轻力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说自己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大树是什么样?请小朋友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①)
  4.这里有一道题,请小朋友按刚才说的填一填。(幻灯显示训练题)
  大树长得年轻力壮,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_。
  5.小朋友,“年轻力壮”的大树最后怎么样了?(回答后贴词卡“枯死”)枯死的大树又是怎样的?谁能看着图来回答。(贴图片②)
  6.(幻灯显示训练题)小朋友,这道题又应该怎样填呢?
  大树枯死了,你看,它的枝干________,叶子_______。
  过渡揭示目标: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一块儿来读懂这个故事。
  二、抓对话讲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啄木鸟和大树的故事该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开始?
  (2)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把故事的开头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
  (3)这里的“捉虫”是什么意思?
  (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树已经生病了,它身上的病就是它身上的--虫。
  过渡:对!为了劝大树治病,啄木鸟说了好多话。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理解啄木鸟说的话。12345
  ①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找一找啄木鸟说了几次话,在自然段前用“△”标出。
  ②请小朋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听老师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想:第一次啄木鸟说了几句话?它要告诉大树什么?
  ③啄木鸟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怎么样?你可以从哪些词看出?(亲爱、先生、捉虫呢)
  ④指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亲切、热情的语气。
  ⑤齐读第四自然段。
  ⑥齐读啄木鸟第二次说的话。
  ⑦问:啄木鸟说的这两次话,你认为哪一次话对大树来说更重要?用“~~~~~~”划出这个句子。
  ⑧指答后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⑨对于大树来说,这“小病”指什么? “大病”指什么?“危险”又指什么呢?
  ⑩啄木鸟说这句话又要告诉大树什么?
  ④让我们都来当当热心的啄木鸟医生,再来劝一劝大树吧!(齐读中心句)
  过渡:事情的后果是那样的严重,大树知道吗?
  (2)理解大树说的话。
  ①请小朋友看一看,大树说了几次话?找好后在自然段前打上“√”。
  ②指名三生分读大树三次说的话,其他学生思考:大树三次说话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回答板书;叫生气不耐烦)
  ③大树三次说话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小朋友联系啄木鸟说的话,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
  ④第一次:
  a.大树为什么要叫?
  b.大树很怕痛,应该怎样叫?小朋友自己练一练,想一想,哪些词该念重音?
  c.指读,男生读,齐读?
  ⑤第二次:
  a.大树第一次叫是因为它怕痛,它第二次生气又为了什么呢?谁能看着图说说大树生气的样子?
  b.它生气地说了什么?
  c.“身上哪会有虫”是什么意思?
  d.比较句子:(幻灯显示。)
  ⅰ.这里有两个句子,请1、2大组小朋友读上面一句,3、4大组小朋友读下面一句。
  ⅱ.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句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ⅲ.用了“哪”和“?”的句子读起来生气呢,还是下一句读起来生气?
  ⅳ.师范读后问;老师哪些词读出重音?
  e.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f.指名表演读,齐读。
  ④第三次:
  a.第三次大树变得“不耐烦”,“不耐烦”是什么意思?
  b.大树为什么不耐烦? 哪些词语看出大树“不耐烦”了?用“.”在书上标出来。
  c.谁用“不耐烦”的语气读读大树说的话?
  d.指读,齐读。
  ⑦大树的态度一次一次都不一样,现在谁能看着这句话,(幻灯显示)把大树三次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⑧指读后评议。
  ⑨齐读。
  过渡:大树的话一次比一次难听,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不明白--(读中心句),好心的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3)分角色朗读。
  同桌小朋友一个当啄木鸟,一个当大树,自己练读它们的对话。
  ①指名分角色读。
  ②男女分角色读。
  3.学习第九自然段。
  引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得出道理。
  1.大树枯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请用“因为……所以……回答。
  2.再读中心句。
  3.小朋友学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幻灯出示选择题:
  读了《啄木鸟和大树》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
  ①我们不能学习大树。( )
  ②我们身上有了毛病,应该请医生来治病。( )12345
  ③一个人身上有了缺点、毛病,应欢迎别人指出,及时改正;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四、作业。
  做课堂作业5、6题。

  [教案述评]
  林艳老师于1996年参加台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比武获二等奖。《啄木鸟和大树》一文第二教时的教案是这次比武的教案,体现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一、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有缺点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林老师为扣紧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难点,在课中展示教学目标。紧接着要求学生划出啄木鸟和大树的三次对话,教师重点抓住啄木鸟说的“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一富有理性的重点句,层层剖析,理解到位。大树三次说的话,教师重点抓住大树的态度变化:叫--生气--不耐烦。大树不听啄木鸟的劝告,后来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了,这究竟为什么?教师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理由。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因势利导,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宴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中教师抓住“年轻力壮”和“枯死”两个词设计了对比性练习,让学生看图回答。紧接着问“年轻力壮的大树枯死,这到底为什么”?这样傲体现了图、文、练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很快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发展区,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本文的语盲文字训练,教师不是架空指导,而是让学生划、圈、注、比、读、议、评。尤其是大树三次说的话,态度越来越坏,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啄木鸟说的话去领悟。然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大树态度变化的语气。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8543.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