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歌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生态度。
2、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摆脱困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一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师手指课题,生齐读)《歌声》。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船沉了,小姑娘用歌声救了大家。)
二、体会“绝望”。
1、①触礁了,船沉了,请孩子们翻开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在写船沉了?(1段)
②这时人们是什么心情?边读第1段边从书中找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
   生:筋疲力尽。师:孩子,再想想,写心情的词语。
   生:绝望。(师板书:绝望)
2、①什么是绝望?(没有希望)
   ②孩子们,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没有希望相同吗?比如:我们上学快迟到了,你去搭公车却没有搭上,你准时到学校是没有希望了。(不同)
    ③那这里所说的没有希望,绝望是什么意思?(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快死了)
 ④请你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
生:(读)绝望。 师:快死了,快活不成了,孩子们,一起读读。
生:(齐读)绝望。
3、人们绝望了,为什么人们绝望了?请听老师读第1段,边听边想。(多媒体配乐,师范读第1段)
4、生交流“绝望”的语句。
师:来吧,说说你的体会。
生: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拼命挣扎。
师:拼命挣扎是什么样的?
生:努力使劲不让自己沉下去。
师:孩子们,再想想,这个劲儿需要多大呀?他已经拼了命了呀!
生:(齐说)全身的劲儿。
师:是呀!他不挣扎就会沉到海底去呀!他们在哪儿拼命挣扎呀?
生:(齐说)海水里。
师:船沉了,人们落入了水中,人们都舞动着双手在海水里拼命地挣扎着,所以,孩子们,请你们注意,(师出示词卡:挣扎)这两个生字是什么旁?
生:(齐说)提手旁。
师: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全班再读一次。
生:(生齐读)挣扎。
师:把这个词放回句中,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读!
生:(生齐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师:他们在怎么样的挣扎呀?再读。
生:(生齐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师: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人们绝望了?
生: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生:筋疲力尽。
师: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生:他等了太久了,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他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等了太久太久了,泡了太久太久了,再也没有力气了。请你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师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生:(读得很轻)筋疲力尽。
师:一点劲儿都没有了,全班再读。
生:(齐读)筋疲力尽。(读得很重)
师:孩子们,他可是一点劲儿都没有了,再读。
生:(齐读)筋疲力尽。(读得还是比较重)
师:孩子们,他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再读。
生:(齐读)筋疲力尽。(读得很轻)
师:把这个词放入句中,自己读读,再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123456
师:再看看这个句子,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看出绝望了?
生: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此时的马金纳会怎么想呀?
生:要死了。
师:你读读吧!
生: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还有吗?他怎么想?
生:活不成啦。
师:读。
生: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所以马金纳绝望了,还有其它地方吗?
生:过了很长时间。
师:因为等了太久了,因为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太久了,请你读读吧!
生: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孩子们,自己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马金纳的绝望吧!
生:(自由读)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师:再看看,还有其它语句吗?
生: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师: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会死的。
生:会沉到海里去。
师:会永远地消失在海里呀!因此,他绝望了。你来读读。
生: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5、①孩子们,让我们亲眼去看看这场灾难吧!
(多媒体放录像,师配画外音:这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艘轮船不幸触礁了,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船身一下子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凶猛地涌进了船舱,顷刻间,大人、小孩奔跑着、叫喊着、哭泣着,人们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都束手无策,人们惊慌失措,任凭海水无情地把他们吞没。船沉了,人们纷纷落入了水中,海水猛烈地击打着人们,人们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拼命地挣扎着,呼救着,大家都在艰难地寻找着能让自己获救的东西,可是什么也没有。)
②刚才我们看到了这场灾难,轮船触礁沉没了,海水卷走了许多人,此时,你心情怎么样?
生:很伤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么多人都死了。
师:多惨呀!还有吗?
生:心很痛。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他们永远见不到他们的亲人了,永远回不到家了。
师:恩,他们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最亲最爱的人了!所以,这时候人们绝望了!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体会那些绝望的人们的心情吧!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师引读第1自然段)
师: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接着读。
生:(齐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生把“筋疲力尽”读得重了些。)
师:孩子们,马金纳叔叔此时已经游不动了,没有一点力气了,再读,过了很长时间,起。
生:(齐读)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三、体会小姑娘唱歌的句子。
1、就在人们绝望的时候,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谁在唱呀?(小姑娘)
2、看看课文,文中哪一段在写小姑娘唱歌?(第3自然段)
3、好,请你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小姑娘唱歌的句子。(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生关文具盒声音很大)师:请孩子们轻轻关文具盒,不要打扰到其他同学。
4、生交流所勾的句子。
师:谁来说你勾的句子?
生:不久,马金纳看到,在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123456
师:孩子,你找得不错。这是一个长句子,这个句子不光在写小姑娘唱歌,你再找找,哪些小句子再写小姑娘唱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师等着该生找)
生: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孩子,你太棒了。请坐!还有其它句子吗?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孩子们,(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把你体会到的,说给自己听一听。(生读句说体会,师巡视)
师:刚才大家说的很认真。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自己体会到的说给你的同伴听,不过,老师提一个要求:我要看谁在听别人说时,听得最认真。(生交流体会,师巡视)
师:咱们班的孩子太棒了。又会听别人说,又会自己说!好,现在谁来说给全班听。咱们先来看第一句。(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生:我体会到了小姑娘很勇敢。
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高声歌唱。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因为成年人这时候都没有力气了,而这个小姑娘却在高声唱歌,我觉得她很勇敢。
师:体会得真好!你读读这个句子。
生: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孩子们,再想想,这个小姑娘仅仅是勇敢吗?她那么累都还坚持着在海上高声唱歌呀!
生:她很坚强。
师:孩子,你体会得太好了。这可是一个勇敢又坚强的小姑娘呀!你读读吧!
生: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把高声读得轻了点)
师:她怎么样地歌唱呀?再读。
生: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孩子们,咱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小姑娘的勇敢和坚强吧。
生:(齐读)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再看看这个句子,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什么吗?(生茫然,没人举手)
师:孩子们,再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生:不满十岁。
师:这个小姑娘不满十岁呀!她才几岁呀!这么小的小姑娘,在海上坚持着唱歌,多勇敢呀!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这小姑娘真不简单,我们一起读读。
生:(齐读)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
师:好,咱们再来看看第二句。(多媒体出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不放弃。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一次又一次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在水上唱歌。
师:她不管多么辛苦,仍然坚持着唱歌,你读读。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孩子们,请你们想想,这个小姑娘在唱歌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他可能被海水呛到。
师:她放弃没?
生:没有。
师:还有吗?
生:她可能会被海浪打倒。
师:然而小姑娘却怎么做的?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怎么样?
生:冒出头来。
师:多难呀!她需要花多大的力气呀!再读!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123456
师: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她可能被鲨鱼吃掉。
师:是呀!夜晚的海里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还有吗?
生:海水可能把她眼睛打湿,她可能看不见了。
师:小姑娘却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多勇敢呀!还有吗?
生:他趴的是圆木,可能趴不稳,会掉进海里。
师:多么不容易呀!小姑娘却坚持了下来。面对这么多的困难,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小姑娘却是怎么做的?读!(师手指大屏幕)
生:(齐读)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多难呀!而她年龄又那么小,在这些困难面前,小姑娘没有屈服,仍然坚持着高声歌唱,我问问你,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一定要唱?
生:因为我要救自己。
师:恩,只有救了自己,才能救别人呀!你读读。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还有吗?
生:我要唱歌把小艇吸引过来救我们。
师:读吧。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继续说。
生:我宁愿自己死了,也要救别人。
师:你真可爱!你不能死呀,如果你死了,大家怎么办呀?谁来救大家呀?
生:我要给自己壮胆,告诉自己坚持下来。
师:是的,其实小姑娘心里也怕呀。读读吧!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5、刚才你们把这两句话体会得很好!(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现在就把你们对小姑娘不同的感受送到句子里,自己读读吧!
生:(自由读)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四、体会歌声的作用。
1、小姑娘就这样唱着,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唱着。已经筋疲力尽的马金纳叔叔听到这歌声是怎么做的?(师引读课文相关语句)
师:突然,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接着读。
生:马金纳顿时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师:当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
生:更远的地方
师: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
生:聚拢过来了
2、孩子们,人们得救了吗?(得救了)得救啦!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读。(多媒体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生齐读)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生:下面一句少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觉得哪句更好?
生:(齐说)第一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在水里等了太久了,所以要用终于。
师:恩,时间等得太长了,读。
生: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你说说。
生:人们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救他们的小艇了!
师:读出味儿来。
生: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多难呀!然而人们坚持做了,在歌声的鼓舞下,人们熬过了难关,人们等到了希望,孩子们,再读读这句吧。
生:(齐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再看看这个句子的后面,用的可是感叹号呀!谁来读,把感叹号的意思表达出来!123456
生: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生把“驶来了”读高了)
师:他的读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有救了。
师:那你心情怎么样?
生:太高兴了。
师:你读读吧!
生: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你说。
生:我很兴奋。
师:你也读吧。
生: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他们一定在欢呼,他们一定在感谢小姑娘,全班,读!
生:(齐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师:真高兴呀!希望来了,人们获救了!再读一次。
生:(齐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4、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为什么?
(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相关语句)
生:(齐读)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5、①小姑娘用歌声救了大家,如果她不唱歌,人们就会像录象中那样的悲惨!所以,这不是一般的歌声,这是希望的歌声,(师板书:希望)这是生命的歌声,因为它给了人们勇气和力量。(师板书:勇气和力量)绝望了的人们才会像小姑娘一样坚持了下来,等到了救生艇。这歌声多么令人难忘呀!让我们记住这歌声吧!有感情地再读课题。(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歌声)
②人们终于获救了,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个人,你会怎么样感谢小姑娘?让我们对着她说吧!(多媒体出示小姑娘头像)
生: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又见到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可以重新回到我温暖的家,谢谢你!
生:小姑娘,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一个成年人还不如你一个小姑娘勇敢,我非常佩服你的坚强,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让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勇敢。
师:在座的有马金纳叔叔吗?我来问问你。
师:你刚才在海中完全绝望时,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死,我可能回不到我的家乡了,再也看不到那里的蓝天了,再也闻不到那里的花香了。
师:为什么一听到小姑娘的歌声,你又浑身有了力量呢?
生:因为她的歌声是那么的甜美,我仿佛看到了希望在向我招手,我仿佛听到了我的家人在呼唤我,叫我坚持住。
师:你在向歌声拼命游去的同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一个小姑娘都那么坚强,我都那么大了,应该比她更坚强。我要坚持下来。
师:孩子们,你们还准备怎样感谢她?
生:小姑娘,你太勇敢了!我准备为你写一本书,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赞扬你。
6、孩子们,就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感激的心情,再读读最后一段吧!(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多媒体配乐)
是呀!小姑娘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没有绝望,没有放弃,她仍然顽强地高声歌唱,最终才获得了生的希望。我们的一生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幸,当我们真正面对它们的时候,要像小姑娘一样,充满希望,不要放弃,不要退缩,要勇敢地面对一切……
板书设计:
                      歌    声
绝望     勇气和力量      希望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深奥难懂的课文。但这篇课文又是一篇特别有味道的课文,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谨记一点:恰到好处地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孩子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故事,不用教师说教,不用教师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做人的真谛自然铭记在心!整堂课呈现出以下特点:123456
1、语文与生活相连。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联系生活,把生活作为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我在让孩子体会“绝望”的意思时,就让孩子把文中的 “绝望”和平时生活中的“没有希望”进行比较,孩子很快就体会出文中的“绝望”和平时生活中的“没有希望”不同,准确地说出了文中“绝望”的意思。海难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就更是没有见过了。在理解完了课文中文字意思后,于是,我用了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沉船录像,让孩子把这些冷冰冰的文字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觉得海难就在我们身边,调动起了孩子各种感官,从而,真正树立了大语文的学习观。
2、对话在读中展开。
孩子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读”展开的。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孩子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对话就在读中展开。在指导孩子朗读时,我不但让孩子们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重视孩子在读的过程中的联想、发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像、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3、创设情境,处处入境入情。
   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录像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真实的情境创设把孩子们带到了海上,拉近了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同时,我不忘在自己的过渡语和对孩子的评价语中时时创设情境,让孩子感到自己就在那个夜晚,就在那片黑漆漆的海上。
4、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自读、齐读、个性化阅读中感悟课文。
    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人们感到绝望的语句和小姑娘唱歌的语句,重点让孩子自读自悟。并将读的指导与引导孩子从课文不同的词句中的感悟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做到了自读自悟,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对于二年级,绝不能忽视字词句的训练,特别是能够体现文章主题的字词句。如:我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体会“终于”一词。学生最终体会到了小姑娘的坚持,让大家等到了希望,体会到了小艇来得多么不容易。我想,这种训练虽然一时看不出什么大的效果,但坚持下来,却能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825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