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 歌声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歌声》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材挖掘深,第一课时便一下子进入阅读理解,在没有对文本读熟读通的情况下 ,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没看过电视,没出过大山,没见过大河,更没见过大海、轮船,对海难本身没有痛彻心扉的感受,难以感受文中人物的处境,对文中的一些词:触礁、雾气笼罩、隐隐约约、激昂等也不能理解到位。针对这些情况,我将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首先,将课调整成两课时。第一课时,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提前到任教班级进行教学,为第二课时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歌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地十四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一位不满十岁的小姑娘用歌声唤起自己和遇难人们求生的勇气,引来救生船终于获救的动人故事。我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认识13个生字,正确地书写9个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探究阅读,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小姑娘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感受小姑娘的无畏和乐观。
教学难点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吧!听着歌声你的心情怎么样?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板书: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听录音:《歌声》
三、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标出自然段。
五、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六、组内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相互答疑)。
七、看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挑出难记易错的字,大家探讨识记方法共同解决。
八、测读生字:
  1、 开火车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帮助解决)
  2、 “你指我读”游戏:为全对的同学击掌鼓励。
  3、 抢读比赛。
九、多音字:
  zhá (挣扎)
  zhā (扎根)扎花扎实扎针
  (十)指名生分别读课文
十、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幸:下面是“羊”字少一横
  昂:与“迎”比较
  聚:第十笔是“丨”注意下面部分的写法1234
  拢:与“扰”区别
  添:注意右下的写法
  3、 学生读读写写
十一、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前互动:播放《两只老虎》
1.好听吗?谁愿意给我们唱唱这首歌?唱得怎么样啊?
(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甜美、响亮)歌声不仅让唱的人心情愉快,听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变得快乐起来,谢谢你。
2.在生活中,你们还听到过怎样的歌声?
3.用我们最动听的歌声来齐唱一首歌,好吗?
师:清脆悦耳的歌声让我听了还想听。不过上课时间到了,还是让我们走进课堂,继续去聆听文中的——《歌声》吧!(课前板书)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指名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这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吧!(《泰坦尼克号》影片剪辑)
2.观看海难录像
师: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惨、恐惧、害怕)
三、品读课文
(一)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不同表现
1.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难,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请你为大家读一读。
2. 重点写了谁?(一指读)读得怎么样?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
什么情况下会筋疲力尽?而马金纳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金纳在海水中与死亡作较量啊!
师:马金纳不仅筋疲力尽,更是怎样?(绝望)什么是“绝望”?(断绝希望)马金纳想死吗?
(可是,已经时间过了很长,如果救生船还不来,他一定会——坚持不住,一定会——死,他看不到获救的希望,所以——绝望了。)
师:他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
师:你能把马金纳此时的感受通过朗读让大家感觉到吗?(二指读——范读对比——三指读)(一个同学读三次,突出指导效果:用心读就能读好书,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会读得更棒!)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马金纳的。齐读——。
△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师:能把顿时换个词吗?
师:刚才还筋疲力尽,却顿时——,刚才还绝望,却转眼间——;这勇气和力量是从哪来的?(是小姑娘用歌声,给他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一)这歌声的特点
1.师:这歌声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谁给我们读读第二小节。
马金纳听到的歌声是怎样的呢?
2.交流: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1)这歌声是怎样的?
(2)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a、师:什么是隐隐约约?(板书)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话——隐隐约约往往都是因为离得比较——远;小姑娘的歌声隐隐约约也是这个原因。——指导读词(谁来读读这个词,把这种模模糊糊,听不清楚的感觉读出来)1234
b、师:断断续续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好它吗?)
(3)理解读:
师: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指名先前同学)
(4)小姑娘的歌声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呢?
(幻灯)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理解:浪花来了,她被海水盖住了,无法——歌唱;浪花退了,她就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又”字和“一次又一次”说明什么?
小姑娘是——一次又一次,不仅如此她还坚定地唱起歌。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指导读:能把小姑娘的坚定勇敢读出来吗?
过渡:多勇敢的小姑娘啊!难怪她的歌声又是那样断断续续。这歌声还有什么特点呢?
3.交流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师:让我们来听一段好听的歌声。(《tell me why?》)
如果你就是落水的人,听到这样的歌声,你会想些什么?要读好这句话,要注意什么呢?谁来试试?(指读——让我们把这歌声传播得更远一些,齐读)
过渡:这清脆、激昂的歌声,唱响在黑夜的海上,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到了马金纳和大家的耳朵里。在歌声的召唤下,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最终他们获救了吗?
(三)在歌声中获救
1.师: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
师:在这黑沉沉的夜里,在这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人们居然能够支撑这么久,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终于得救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喜悦。
师:如果没有小姑娘的歌声,马金纳很可能就会?(绝望地死去)如果没有小姑娘的歌声,人们很可能就?(不会聚拢过来)没有小姑娘的歌声,救生船很可能就?(无法追寻着歌声找来)
2.想象说话:
   师:终于死里逃生,被救的人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3.难怪课文最后说(出示齐读):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板书:勇气、力量、得救)
小结:多了不起的歌声,(板书:!)多了不起的小姑娘啊!
师:让我们记住这——歌声,记住这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歌声!
四、拓展延伸 说地震
师:由小姑娘的歌声,我想到了那年那个黑色的五月。 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瞬间夺走了几万人的生命。他们中间还有许许多多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面对着一幕幕惨痛的画面,亲人们的心都要碎了。然而,也有许许多多的孩子面对灾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和坚强,让人们不由不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感恩,一只胳膊骨折,脸上沾满了血,虽然躺在担架上,却用受伤的右臂向救了他的军人叔叔们,端端正正行了一个队礼。北川中学高一(七)班的同学们在上地理课时被埋到废墟中。等待救援的时候,不知是谁起的头,幸存的学生们唱起了歌,歌声从这片废墟中传出……还有一个幼儿园小女孩任思雨。在废墟下,她的双腿被卡、下半身满是鲜血,可是面对心痛落泪的救援叔叔,她镇定地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他们只是千万个灾难中孩子的缩影,面对大灾大难,他们坚强地令人吃惊,令人心痛,更令人佩服。1234
师:如果此刻,你就站在这些孩子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总结:是啊!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一定要幸福地生活下去。最后送给大家
一首歌《幸福》!生命可贵,愿平安伴随一生,愿幸福相伴永远!
课堂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liang(   )   zha(   )      tiao(   )
量         扎         挑
 liang(   )   za (   )    tiao(   )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隐隐约约(aabb)
三、读了课文,你感动吗?什么地方最感动?写几句话说说吧!
作业安排
你心中也会有一个小英雄吧,那么你心中的小英雄是什么样子的,快来写一写吧!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录像《铁坦尼号》沉船时人们惊慌的场面
2、《两只老虎》、《幸福》歌曲。
3、课件
自我问答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本交编写做了不少修改,加强了形象性、可读性,希望在教学时能让学生多读,启发他们自己设问、置疑、讨论。老师不要逐渐细致地分析讲解。
  讨论课后问题时,不应局限于小姑娘的歌声使大家坚持下去这一点,也不要简单地读一读最后一段。航船遇险是偶发事件,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小姑娘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这篇课文的生字容易出错,例如:“幸、游、昂、聚拢、添”以外,“礁”易写成上下结构,“罩”上面易写成“曰”、“脆”右面“危”的横笔易写成横钩。
  在教学这课的生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在采用同位之间检查、老师集体检查等方式。
  在教学书写生字时,可采用学生自己先书写,然后在提出不会的共同解决的方式。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825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