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阅读理解_《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0-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片断】
  1、拓展:
   ⑴ 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好孩子。
   ⑵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⑴ 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⑵ 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⑶ 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
【片断】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⑵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2: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
    (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
    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三个儿子》教学片段设计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第三小学 张花庆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123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123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 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7689.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