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3(青岛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5-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
1课题  信息窗1---探访桃花村
教学内容:方向与位置,课本第63~66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观察信息窗,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画,咱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图。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哪是北呢?你们知道吗?谁来指一指?
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北。
师:请大家面向北站好,说出你的左边、右边和后边各是什么方向。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师:面向北,大家能够说出其余的三个方向。面向其余的方向,你能很快的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吗?在小组里试一试。
二、结合现实回答问题。
1、说一说,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是使什么,东边是什么,西边是什么。
2、师:现在我们要做一张学校的平面图,需要将学校的四个建筑物贴在这张纸上,你认为贴在哪儿合适呢?
学生尝试完成。
展示贴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3、大家填的图各有各的道理,都不错。可是,同是一个校园,平面图却不一样,选用哪幅图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呢?
生讨论并交流,达成共识,需要统一画图的规则。
4、师介绍地图上规定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帮助信息窗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
    1、你能说说到桃花村怎么走吗?小组同学共同说一说,再交流。
2、如果从杏花村到竹林,应该怎样走?学生交流。
3、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生活中的数学。
    说一说学校大致在你家的哪个方向?说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和老师一起表示在图上。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六、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探访桃花村
教后反思:
1、给定一个方向能够分辨出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学生有困难。
2、缺乏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  信息窗1---探访桃花村练习课
教学内容:方向与位置,课本第65~66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加强学生练习的活动性,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反响,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法。
2、自主练习2.3。
这是实践性的题目。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实践开展必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辨认方向。
3、自主练习4。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5。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巩固看路线图的方法。
5、自主练习6。
先让学生描述路线,然后再计算路程。
6、小资料。
学生自己了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3课题  信息窗2---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的内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拿出小熊玩具)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2、 给小闹钟“拍照”。
   (1) 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闹钟拍照的场景及3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并在书上69页连一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核对结果。
    3、观察小木船。
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在这美丽的小河上有一条小船刚刚划过小桥,这时,有3位小朋友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都给小朋友拍了照。
(1)请组长拿出小船模型,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
(3)在屏幕上打出3位同学分别从上、前、侧面观察木船的场景,并出示3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大水车
(1)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
(2)有2个小朋友看到了大水车,引导学生他们的位置关系。
(3)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2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
教后反思:
1、给定一个方向能够分辨出其他三个方向,回看简单的线路图,但如果让其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有困难。
2、缺乏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题  信息窗2---小桥流水人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70的内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实际观察,然后再交流辨认的方法。
2、自主练习2.3。
这是具有现实情境的看图题,先让学生独立辨认,然后集体交流。
3、我学会了吗。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课题  实践活动二-—我喜欢的地方
教材解读:本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根据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及初步学习了根据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方向与位置知识的巩固,又是在一个具体活动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
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喜欢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方向和位置的问题,并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辨认方向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亲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亲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对我喜欢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方向和位置的问题,并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辨认方向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践活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教师设计好方案,做好4幅图的展示,学生准备好纸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1、 谈话切入主题:我最喜欢的地方。
  2、 广泛交流自己喜欢的地方
  交流前教师提出要求:能用方位词语表达清楚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 活动方式:先以小组为单位,再全班交流。
  活动二:看一看
  1、观察情境图,课件展示,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理解每一个画面的意思。
  2、让学生描述不同位置的方位。
  如:操场在教学楼的东面,村的南面有一条清清的小河,体育中心的前面是足球场等等
  3、 提出关于方位的问题并解答:以小组为单位,互问互答。
  活动三:画一画
  将自己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标出所在的位置。
  活动四:把自己画的“我最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上方位词语表达清楚。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的作品,边欣赏边听学生介绍。
  活动五:将自己的画进一步修改,美化,贴在教室的外墙上。
  五、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我喜欢的地方
 
 
 
 
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1课题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4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会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投影显示情境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3)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二、探索新知:
(一)师: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15÷3
师:15÷3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师巡回指导 ,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1、用小棒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
……
师:同学们刚才想了许多好的办法算出了15÷3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穿红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几种花,列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4     ……商
除数……2╯   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三)学生自主解决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三、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2、  自主练习第1题。涂一涂。
3、  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这3个风车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让风车转起来,就赶快来算一算吧!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
四、全课总结:
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15÷3 
              4     ……商
除数……2╯   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教后反思:
1、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老师还没有讲解时就已经知道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且运用灵活。
2、生仍然不善于提问题,今后教师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课题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重点:会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会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4计算。
巩固表内除法竖式的练习。
2、自主练习5魔术箱。
动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6。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画面上的信息,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4、自主练习7.8。
这是两个实践性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聪明小屋。
练习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3课题  信息窗2---观赏蝴蝶标本
教学内容:课本第76~77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初步体验用一句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方法。
2、经历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体会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相应的除法算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信息窗,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墙上挂着5件标本,每件标本用了两只蝴蝶。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思考作答,师板书: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二、探索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师板书:2×5=10(只)
               口诀:二五一十
引导: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还能想到求什么?
如果求做看了几件标本,怎样列式?10÷2=5(件)    口诀:二( )一十
如果求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怎样列式?10÷5=2(件)  口诀:( )五一十
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说说算式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体会:运用一句乘法口诀是怎样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77页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问题,是用哪一句口诀来计算的。
2、课本第77页第2题。选择三个数字,列出乘除法算式。
3、课本第77页第3题。综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观察画面,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算式。引导学生根据一组信息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三个算式。
4、课本第77页第4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物品的活动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交流时,重点说明是怎样解决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2×5=10(只)
口诀:二五一十
教后反思:这节课
 
 
 
4课题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教材78~79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出示78页情境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2片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56片黄叶能做几件标本?
    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72÷9
师:72÷9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
(3)、……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板书:(八)九七十二商是8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列算式表示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
3、学生独立解决黄叶能做几件标本,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72÷9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5课题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79~80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用口诀求商的准备练习。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2、自主练习2。
我说你写,学生自己完成。
3、自主练习4、5、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7。
练习时,先让学生了解图意,并说一说篮球比赛的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找到隐含的信息。
5、自主练习8。
综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交流想法和算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6课题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2页。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喜欢到海边捡拾贝壳吗?下面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观察情境图,说出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关问题:
李飞拾得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得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合作探究、鼓励创新。
1、建立倍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建立倍的概念。用学具来摆出李小飞和王一丁拾的贝壳数,第一行摆3个方块(小棒),第二行的小方块(小棒)不要一个一个地摆,要以第一行的根数为标准,3个3个地摆,要明确李小飞的贝壳数是2个3只。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王一丁拾的贝壳数是一份,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有2份,就可以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2倍。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只,就可以说成6是3的2倍。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如果第二行摆4个3只,如果摆5个3只……那么可能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可以再让学生摆摆学具,然后再说一说。
(2)为了加深对倍的理解,可以增加这样的练习:在第一行摆4根小棒,在第二行摆1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或者苹果有3个,桃子有9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即可,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清楚的“倍”的概念。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活动后交流: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讨论交流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把要求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数学问题,联系除法的含义,来确定解决方法。即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个里面有几个4个,8就是4的几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2)绿点例题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还要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借助操作活动,看出18是6的3倍;有的学生则可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将求18是6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8里面有几个6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列出算式。这两部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同步是正常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地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会应用所学除法的含义来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理解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3、 回归生活,体验成功
设计一组练习题:
①以教室中的实物和人为内容的:红粉笔有5支,白粉笔有10支,白粉笔的支数是红粉笔的几倍?一组有4名同学,第一小队有20名同学,第一小队的人数是一组的几倍?
②以班级的评选活动为内容的:谭颖得了6朵大红花,刘鹏得了18个大红花,刘鹏的红花数是谭颖的几倍?
③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内容的: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等等。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因为有了前面动手操作的经验,能够在头脑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脱离学具解决问题,逐步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对“倍”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三、自主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根据操作结果填一填,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李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7课题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第2——3题是练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习题呈现方式由具体的操作活动到生活里的现实问题第2、3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这两道题不能像第1题那样先圈圈、画画找到答案。需要从“倍”的含义出发,经过推理,确定算法。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推理的过程,即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的理由。
第4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5题是“倍”的知识的综合应用的题目。题中的成绩单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很多的数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思路。接着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组织全班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缺乏实际意义,如王军投进的球是范明没投进的几倍,教师要注意给予恰当的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以让学生列出算式即可。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8课题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6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林杰用了多少贝壳?
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师:求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怎样计算?
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白,求刘林用了多少个贝壳,就是求2的3倍是多少。2的3倍就是3个2.
刘林用的贝壳数:○○
林杰用的贝壳数:○○    ○○    ○○
列式:2×3=6(个)
2、师:求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几个贝壳,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信息后,教师再引导分析:要求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几个贝壳,必须先求出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情景图,提出可以解决的乘加和乘减的问题进行解决。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分析思路。
三、自主练习:
    第1题是用图文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教师可多增加一些类似习题,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解答有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林杰用了多少贝壳?
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
 
 
9课题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86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第2题是求几的几倍是多少,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口算能力练习。
第4、6题可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5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这道题有多种答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要让学生说说先涂的是什么颜色,再怎样涂的。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先涂绿色确定个数,再根据红色是绿色的5倍这个关系涂红色球。这样有条理地思考可以渗透分析问题的有序性。
第7题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朋友练习电脑打字的情境。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编数学故事,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10课题  小小宇航员—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91页。回顾整理。
课型:练习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对本单元学过的除法的意义、用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2、通过系统整理,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情境,对本单元学过的除法的意义、用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情境,对本单元学过的除法的意义、用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1、 了解信息,分类整理
教师可先与学生交流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对太空充满了向往,该话题会激起孩子了解太空的欲望。之后,再出示画面,介绍小小宇航员到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由于图中的信息比较多,师生可以一起进行分类整理。在整理信息时,可以把相关联的两个信息写在一起。如,有28瓶饮料,我天天喝4瓶。这样,便于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
2、提出问题,独立解决。
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学生会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板书在黑板上。可以问问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些信息,借此将问题与相关信息写到一起,便于后面问题的解决。
回顾整理把本单元的知识分成了两部分进行整理,一部分是对除法意义知识的回顾整理,另一部分是对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的回顾整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按照这个知识脉络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如,先通过“24人去太空,每次乘载6人,需要几次?”“计划3天访问12个星球,平均天天访问多少个”引入对除法意义的回顾整理。可让学生说说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利用课前预备的学具(圆片或立方体块)进行分物品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来分,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列出除法算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每部分的名称。再通过解决“有18名男生,6名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等问题,让学生回顾倍的意义,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可结合学具的操作进一步深化对倍数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较为抽象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找出存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并能说出谁是谁的几倍,谁的几倍是多少,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3、巩固练习,形式多样。
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练习中的相关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在解决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既有学数学的机会,更有用数学的机会,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综合练习教学:
第1 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地练习加、减、乘、除的竖式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第2题是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由于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看看谁的方法更简单。
第3题是一道填表题。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知道表应当怎样填。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两道题是比较开放的,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全班交流,在同学们互相启发和学习的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4题是一个数学活动,课前预备数字卡片,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教材的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事例。一个学生说完之后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其它学生给予判定。学生可以说两个数的除法关系,也可以说加、减关系。
第5题创设了小猴和小猪运西瓜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西瓜总数以及小猴和小猪每次运的个数,练习时,让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问题自己解决。其中第三个问题“他俩一块运,需要运几次?”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先知道什么。
第6题是一个小姑娘去买火腿肠的情景。在练习前,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如小姑娘带了多少钱,都有哪些不同价钱的火腿肠。这样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解决,把解决的方案写下来,再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教学时,还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第7题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投飞镖的信息图。练习前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下飞镖的靶子,知道怎样算飞镖得分。
聪明小屋和我学会了吗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订正。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第八单元    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
1课题  信息窗1---亲近大海
教学内容:分类统计,书第101~10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会填统计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会填统计表。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大家喜欢大海吗?你最喜欢到大海边做什么呢?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到大海边玩耍去。
活动二: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师:到底有多少人呢?
怎么样才知道?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交流。
生可能回答:大约有30多个。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生:分类数不容易数错。
师:那怎么样进行分类呢?
 生:按男女分类
生:按戴不戴泳帽分类
学生积极地动脑参与,在交流中充分表达想法。
 使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活动三:
师:刚才我们大家统计了正在游泳的人数,你还想统计什么?
学生观看大屏幕,指名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师:咱们先来解决“海里一共有多少艘船?”这个问题。你打算按什么标准分类,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大家按照分类标准数一数,再将结果填在表中。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活动四: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都非常积极投入,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
完成自主练习1-4题。
小组比赛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实物投影仪播放观看花灯的情景图,引入需要解决问题。
活动五: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分类统计,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五: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与整理。
板书设计:亲近大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后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对于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深刻。
 
 
 
 
2课题  信息窗2---沙滩游玩
教学内容:认识可能性,教材第104—106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步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简单第说明理由。
3、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对可能性的认识,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生活现象,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巩固对可能性的认识,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生活现象,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1、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
    指名摸球,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师: 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2、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交流摸球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小组活动,小组交流。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你想说什么? 独立思考,动手验证。
  全班交流。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出示情境图,(1)让学生猜一猜三个小朋友能挖出什么?
            (2)猜猜贝壳在哪只手里?
猜的时候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学生回答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3、完成自主练习中的题。
四、总结全课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要回顾整理。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可能性
教后反思:
1、能够根据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与统计有关的问题,初步认识一些事物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3课题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页内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会用不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借助生活经验,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借助生活经验,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用不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多让学生说一说。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第九单元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1课题  信息窗1---进入景区
教学内容:教科书108页—109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泰山风景图片欣赏。
2、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旅游团去泰山游玩。
出示情境图,学生欣赏,然后寻找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活动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一)1、师:请你认真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学生根据画面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导游说:“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游客说:“还剩5人。”……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学生尝试解决,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谁能上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9+9+9+9+5
(2)先算9×4=36(人)
再算36+5=41(人)
(3)9×4+5
(4)5+9×4……
4、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再加剩余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5、师: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在算加法。
6、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1、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画面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了?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小型车:4元每辆,大型车:6元每辆
司机要交9辆大汽车的停车费,他拿出来50元。……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要付出多少钱?这些钱够不够?还差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自己的思路。
2、问题: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几辆?
      学生独立寻找信息,自主解决。
    3、小结:当算式里有减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三)1、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2、师: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
都是先算乘法。
      3、师总结: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三、自主练习。
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110页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9+9+9+9+5
(2)先算9×4=36(人)
再算36+5=41(人)
(3)9×4+5
(4)5+9×4……
教后反思: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比较困难,教师过于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因而在讲解的过程中过于简单,学生掌握的不够理想。
 
 
2课题  信息窗1---进入景区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109页—111页。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3、6。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3、自主练习4.5.7。
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4、自主练习8。
找规律,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完成。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3课题  信息窗2---观光旅游
教学内容:除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112—114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回答所看到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先来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一下他们遇到的困难。谁能说说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答:他们不知道还差几条船。
师:还差几条船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吗?
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真棒,差几条船呢,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
①45÷5=9(条)9-8=1(条)
②45÷5-8=1(条)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名同学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师小结:当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活动二、继续观察,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活动三、观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师总结: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活动四、练习巩固。
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113页自主练习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活动五、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教后反思: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4课题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课本113-114页内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3.5。
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2、自主练习4。
先让学生说说规律,然后独立解决。
3、我学会了吗。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第十单元    过年---总复习
1课题  复习过年情境图和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课本116-119页内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练习,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过年”。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新授。
1、出示“过年”挂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它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放鞭炮的。
同学们,你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同位互相看看)
4)能说给你的同位听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认真观察(小朋友放鞭炮)
6)右面有什么?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按照顺序)
4、你们能按照顺序再说一说吗?(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
三、自主练习。
完成课本118-119页回顾整理。
1)左上角:由“今天刮的西北风、房子的东面有条河等”引入对方位知识的整理。
2)左下角:由“有多少个玉米”引入对“乘法”的整理,由“树上多少只小鸟?”引入对混合运算的整理,借。并且涉及到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等知识的整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3)右上角:“我们学过的角、我能画一个大角、我发现我们周围到处有角”引入对“角的认识”的整理。
4)右下角:通过“图中有-----”、“我们统计一下吧”引入统计知识的整理,除了统计表中提供的统计事物外,还可以统计男女同学、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等其他事物,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课你们学得都很棒,不但故事讲得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过年——总复习
左边 右面 (按照顺序)
总复习(回顾整理)
方位与图形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角的认识和统计
 
2课题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120页综合练习1-5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得最好,题做得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2)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3)出示第3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5)出示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1)
8×8= 14÷7= 16÷4=
16÷4= 18÷2= 49÷7=
3课题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121-122页综合练习6-10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学重点: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8×8= 14÷7= 16÷4=
16÷4= 18÷2= 49÷7=
2、同位互相出口算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乘除运算的练习)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6题。(两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复习除法,通过第二幅图“长绳是短绳的3倍”,复习乘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2)出示第7题。(三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够吃三天吗?”,复习乘法,通过第二幅图“可以怎样分?”,复习除法。通过第三、四幅图复习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3)出示第8题。(比较大小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4)出示9题(通过观察画面,从“鸭的只数是鸡的多少倍?”练习除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出示第10题。引导学生先观察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讨论后解决问题。出示第15题(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2)
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
12÷3=4
 
4课题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123-124页综合练习11-17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分类、统计、角、可能性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你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见到的角。
3、从生活中找一找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16题。(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所看到的画面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2)出示第15题(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3)完成聪明小屋,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4)出示第11题引导学生画出角,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进行类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5)出示第12题。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接着画下去,并说说图中都有哪些角?
6)出示13题。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出示14题。复习方位练习题。
学生看着路线图先互相说说小明从家到书店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8)出示17题。学生仔细看图,先模仿小朋友说的练习,再照样子说下去。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5课题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125-126页我学会了吗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2、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自己数数,然后填写统计表,同位互相说说怎样分类,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第2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独立出算式,再交流,仔细看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图中的图画分别是谁画的?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第3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学生先观察画面,互相讲故事后再说说怎样选择盒子?
4、鼓励学生看图后,提问题。
同学们再仔细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同学讨论)
请一组同学上台说说。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位互相说说。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我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我会分辨东西南北了;我有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我更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我更喜欢思考数学了。)
4、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25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