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统计表格怎么做|《生日—统计》说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生日》是新世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统计与猜测单元中的内容。在第一学段里,要求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统计,对一些事物的数据初步有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学习《生日》,本课借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日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统计的全过程。
二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同时,学生经历一年多的新课程学习,初步有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由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处于小学的启蒙阶段,所以让他们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则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而且兴趣是教学的首因。因此,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三、教材处理
1、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书上给定的四季划分标准,改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去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扫除认知障碍为统计做好准备的同时,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美。
四、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的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笑笑生日会上得到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漂亮的雪娃娃图片,激起学生的注意。自然地导入教学。
(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由结合这份特殊的礼物引学生去猜笑笑的出生季节及她的生日在几月,猜的不对,自然激发了学生主动要学习四季划分标准的需要。实际教学效果验证了该设计的实效,今后在教学中我要继续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发教材。而且我结合儿歌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四张写有季节的不同颜色的卡片。(春:绿色;夏:红色;秋:金黄色;冬:白色)既是引学生在动手拿的过程中巩固新知,也是为了下面的统计活动做准备。
(三)师生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统计需要任务驱使。由教师有意选取3名同一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汇报,到老师武断地说:看来咱班全体同学都是这个季节出生的呀?激起了矛盾,引发了学生想要统计的需求。
(四)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须的先前经验
“那有什么办法,让大家全面地了解全班同学的生日都在什么季节呢?”我记得辉煌老师说过“心动才能行动”,为了证明老师的说法不是全面的,学生积极地利用已有认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实际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与资源
如何把调查的结果更好地表现出来?
预设:1、学生若能提出画表格表示,予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
2、若学生不能提出画表格表示,教师直接出示表格。12
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了用手中的卡片贴到黑板上意为形成以前学过的象形图来表示,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说:你很善于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充分肯定了该学生的基础上,老师介绍了一种新内容----条形统计图。在指导学生涂表格的教学中,感谢网上跟帖的zhui feng朋友,他提醒我: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条形图,应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明白图意的基础上,再行动。既要很好的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又要在涂法上有指导。
反思实际的教学,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想法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在实际涂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涂的效率上慢!
反思原因:我想是由于学生说出自己方法的基础上,老师没有组织学生去择优。
调整策略:师生共同确定省时高效的方法之后,老师或找学生示范一下,效果可能会好些。
在学生经历完统计的全过程之后,我追问:今天学的 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贴图片的方式相同吗?这个问题自然地引发了学生比较两者的异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六)促进知识的保持和迁移。
由大家一同用一种方法统计各季节过生日的人数,这个“收”的过程,到练习中引导各小组长自选方法统计本组成员放学回家方式的“放”的过程。激活了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而且引导学生分析统计结果的过程中,生成的要比预设更为精彩。学生说:咱班坐车的人最多,说明大多数同学的家离学校比较远,因为咱们学校太有名气了。
结尾:我送学生一份礼物。播放不同的统计图在各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实际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课虽尽,味尤存。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最希望学生有的感觉。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1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