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时间表小学生]《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早晨几时上学?下午几时放学?
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
说说表上安排了哪些学习活动内容。
师:下午放学回到家,到晚上睡觉之间的一段时间,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制定一张这样的作息时间表。(板书课题)
(二)、 合作探究。
1、学习制定《作息时间表》
(1)、电脑出示图1(图上,学生小红放学后背着书包回到家。)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
小红几时放学回到家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什么时间 做什么
下午4:10 回到家
---------------------------------------
提问:你是怎样根据钟面看时间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先看时针,时针过几时就是几时多,多几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格,就是几时几分。
(2)、电脑出示图2 (图上,小红做在客厅中拉二胡。)
提问:回到家后她先做什么?
拉二胡拉到几时几分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 回到家
4:10-4:40 拉二胡
--------------------------------------------
(3)、电脑出示图3(图上,小红在书房做作业。)
提问:小红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做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什么时间 做什么
下午4:10 回到家
4:10-4:40 拉二胡
4:50-5;20 做作业
-----------------------------------------------
2、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1)、 讨论制定内容
a 师:小朋友们,你回到家,经常做些什么事呢?
同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b 在班内交流。
c 师:请把你的活动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填写在表格上。
(2) 学会制定时间
a 师:我们通常下午3时45分放学,你回家需要多少时间呢?
拿出钟面拨一拨,你回到家是几时几分?
然后记录在表格上的第一栏上。
----------------------------------------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 回到家
----------------------------------------
b 师:就这样,边拨边记录。给自己的生活内容安排时间。
(三)、交流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1)组内同学交流讨论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2)指名学生汇报。
师:其余学生听听她这样安排课余时间合理不合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四)、实际运用,熟练方法。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从上午早读课是7:40开始,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20分。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并及时点拨。
3、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对有特色的作息时间表给予表扬鼓励。
4、提出问题并解答。
如: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经过了多长时间?12
4)让学生根据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四)、全课总结:
我们给自己的课余生活作了一个安排,平时没有特殊情况就要执行《作息时间表》。过几天就要放“五一”长假了,小朋友可以与父母亲一起商量制定一张《“五一”作息时间表》。过寒暑假了,可以制定一张《寒暑假作息时间表》。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119.html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