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乐场》活动反思]《游乐场》教学案例、反思及评析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除法”
二、教学目标
1.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到游乐场去过吧?在游乐场里都玩过些什么?
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乐场玩好吗?出示课件。
( 评析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模型,探究新知
1.玩碰碰车,坐过山车。
(1)观察情境图1,明白图意。
师: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了小火车和碰碰车……
师:观察得真仔细,从图上获得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些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张碰碰车票5元,买5张碰碰车票需要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提得怎么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
师:这是一个很完整的数学问题,谁来解答?
生:5×5=25(元)。(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一张碰碰车票是5元,5张就是5个5元。
师:棒极了。还有谁能提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一节车厢坐4人,24人能坐满几节车厢?
师:会解答的同学请举手。
生:24÷4=6(节)。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很多问题要提,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的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请他解答。比比看,谁是我们的提问能手,谁又是我们的解题高手。
(2)学生同桌互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
生:我提出的问题是:买5张小火车票需要多少钱?我的同桌是这样解答的:3×5=15(元)。
师:你觉得他解答得怎么样?
生:很好,应该奖励他一颗星。
……
( 评析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经历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通过师评和学生之间的自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买东西。
师:玩了一上午,肚子饿了,同学们有的拿出自己带的点心来吃,有的要到小卖部买些东西吃。(出示小卖部的购物情境图)哇,小卖部里的东西可真丰富,有2元一盒的牛奶、3元一个的面包、4元一盒的方便面和5元一瓶的饮料,笑笑还有她的一个同学已经来买东西了。
师:笑笑在想:我买一个面包和一盒牛奶需要要多少钱?
师:和笑笑一起进来的丁丁则说:我买3盒方便面要多少钱?
生:4×3=12(元)。
师:这时淘气进来了,假如你是淘气,你会提一个什么问题?请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请一个同学把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交流反馈。
生:我买2盒牛奶、3个面包、4盒方便面、5瓶饮料,需要多少钱?我的解答是2×2+3×3+4×4+5×5=41(元)。
师:你这个问题还真难,会算的同学一起来算算。最后等于54,你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但是有点粗心。希望你以后改正好吗?
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请大家猜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 评析 通过提问解答,再根据算式想是一个怎样的问题等方式,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12
3.飞镖游戏。
吃过午餐之后,淘气他们去了游乐场的另一端玩投飞镖的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淘气投镖得了27分,小丁得了24分,小明得了26分,除此之外,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从智慧老爷爷的话中知道他们每人都投了3次。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能猜猜,他们每次各投几分吗?(出示表格)
生:我认为小东每次得9分,因为9×3=27(分)(或者说,27÷3=9)。
生:我认为明明每次得8分,因为8×3=24(分)。
师:那小林呢?
生1:我认为小林有两次得9分,一次得8分,因为9×2+8=26(分)。
生2:也有可能一次得10分,两次得8分。
师:大家觉得他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这里没有10。
师:这里没有10,但生活中的投飞镖游戏里是有的。子林小朋友可能在平时生活中玩过投飞镖的游戏是吗?那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小朋友。
师:如果每人投3次,他们最好成绩有可能得28分吗?
生:不可能,因为3次都投中9环的话,得分是27分,所以得28分是不可能的。
( 评析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渗透估算意识。)
(三)师小结
今天在游乐场你玩得开心吗?你在开心的游戏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学会了提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2:我的计算能力加强了。
师:是真的吗?我们一起看看,请大家拿出答题卡,比比看,谁是计算高手?
生练习,交流反馈。
师:你今天的表现怎样呢?刚才的计算都做对了吗?请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
四、案例点评
1.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的一开始教师创设了游乐场这一学生所熟悉又喜欢的场景,给学生搭设了一个生活的舞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思维训练,课堂提问中的设问较科学,特别是有些创造性的问题提得很好,很特别,如:“你猜淘气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猜这个算式是什么问题?”有效地引导并激励学生解答问题。
3.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如“你的眼睛真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能回答”“他真了不起,大家该怎么做?”“你真会提问”“你的想法与众不同”等。同时也适时通过伸出大拇指、微笑、眼神等与学生进行沟通,用肢体语言及时鼓励学生,而且能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激励学生再努力。如:“看来你还有一点粗心”用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了学生的发言欲、表现欲。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然在教学中也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常规性问题提得太多,而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设置得太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投飞镖板块中,教师问“他会得8分吗?9分吗?”在对学生创造性的问题回答时,没有作出肯定,如:有位学生说“如果投中一个10环,2个8环就是26分”在评价这位学生时缺乏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引导和再思考。又因问题太多太细、太简单,在学生回答时导致教师没有时间给学生作出反馈,或背对学生写板书,课堂答问中少见“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情景与喜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107.html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