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走进丽江的过渡句|第七课走进法律导学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第七课 走进法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并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明规矩的重要性。
2、能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区别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不同。
3、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2、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87页的正文部分,列出法律的三个特征。(理解并背诵)

(1)                                               

(2)                                                            

 (3)                                                     

2、阅读教材88页方框内的表格内容,并根据要求填写。
3、 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区别。
 (1)                                                         

     (2)                                                         

 (3)                                                          12345
4.法律通过规定(   )和(   ),规范(           )。
它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

二、合作研讨:
1、阅读教材86页情景材料,回答: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道理?

2、当你或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

3、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展示:
1、自主学习部分的三题可以分组展示,评价一下大家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辍学后不思悔改,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后来为了搞到钱,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经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你觉得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2、陈某有过知耻的心理,最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给你的启示是: 

3、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达标检测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④法律是靠社会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  )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②维护法律的尊严③自觉依法自律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背诵 “ 法律的三个特征”,(人人过关)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7.2  法不可违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并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2、能区别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并认识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12345
3、明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知道刑罚的种类和具体内容。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1)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刑罚的种类及内容
2、学习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异同。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91-93页情景材料,填写p93的表格。

2、什么叫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哪三类?

3、什么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什么叫刑罚?列表说明刑罚的分类。
 
二、课堂合作研讨部分:
1、 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
2、刑法和刑罚的区别
3、阅读教材95页的情景材料,讨论案中犯罪分子应受到什么处罚?并区分主刑
和附加刑

三、课堂展示部分: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部分,教师点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阅读教材96页的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本案中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处罚?
2.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五、达标检测
   据《法制日报》报道: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竞争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温州市有两名中学生为勒索钱财将自己的同学乱刀砍死。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依据材料回答17—19题
1、材料中的中学生的行为均为                                       (  )
    a、违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违法行为的是                                (  )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破坏公安机关执法
    c、触犯刑法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上述案件中的中学生最后被判处                                    (  )
    a、对学生家长处以罚金    b、由学生家长领回家进行教育
    c、剥夺学生的政治权利    d、最高可判处死刑
 4、背诵:什么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2345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7.3  防患于未然
学习目标
1、能认清犯罪的危害。
2、从法律角度,能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3、能认识到自己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1)犯罪的危害
(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习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97页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他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深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道德水平高低和违法犯罪的联系。

3、结合98页的材料,分析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作用是什么?
 
5、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6、结合100页的情景材料,分析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二、合作研讨:
1、青少年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2、结合自己实际,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展示: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部分,教师点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结合100页的情景材料,分析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五、达标检测
1、我国公安机关开展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支持下,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被打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本材料鲜明的反映了                                                  (  )
    ①“打黑除恶”维护了社会秩序②公安机关是我国的治安保卫机关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④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初中学生王某经常迷恋上网,有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把学业荒废了,老师批评他,他却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而且在网上还能学习,谁也管不着。”对此认识正确 的是                                                              (  )
    a、王某上网是个人私事,老师不应干涉
    b、网络传播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学生不能上网12345
    c、适龄少年、儿童必须依法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老师批评是正确的
    d、受教育是王某的权利,王某可以放弃,老师不应干涉
3、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很少或根本未接触过法律知识。他们视法律为儿戏,在作案时不知道或根本没想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知道或很少知道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             (  )
    a、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b、我国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c、法制不完备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453.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