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设计示例(一)作者 : 胡丰岩
教学目标 :
知识: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用物质贡献作为唯一尺度。
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教学方法:质疑、例证、讨论,读议讲练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 新课: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片断。
当坎坷的命运之神敲响了贝多芬的大门,贝多芬没有屈服,也没有倒下,而是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用他那振聋发聩的音乐,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一生同时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屏幕显示课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结合我们从高一到高二所学习过的内容以及你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人们对价值一词的理解和定义是多方面的。请分别从日常生活、经济上以及哲学上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价值的?
提问学生,明确:
日常生活中——事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相当于经济学讲的使用价值。)
经济学上——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哲学上——价值就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从哲学上讲,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引申出来的。那么人的价值又应当如何理解呢?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他自身得到说明,也必须把人作为一个个体,放到某种关系中去考察:即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加以说明。哪位同学能由以上的分析概括出人生价值的含义?
引出第一个问题:
1.什么是人生价值:(含义、两方面内容及其关系)
学生回答后总结:人生价值——人的一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积极意义。
屏幕显示:“个别我+集体我=完整的我”
这是原北京大学方正电脑集团总经理王选的人生价值公式。它辩证地说明了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人即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满足。人生价值就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人生价值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把它称之为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把它称之为索取。
学生活动自读教材P74页第二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是怎样的?
由学生回答后总结: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人生价值的内容及其关系的原理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堂训练:判断正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R)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F)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F)
使学生明确,应首先“我为人人,”做出贡献,然后才能考虑“人人为我”,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所以第一句对,第二、三句错。
课堂训练:
试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及其关系分析以下材料。
背景材料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科技界的两位杰出代表吴文俊和袁隆平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院士分别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虽然吴文俊已经82岁高龄,袁隆平也已71岁,但他们至今都仍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他们荣获大奖受之无愧。
简析:正是因为袁隆平院士的杰出贡献,体现了其社会价值所在,他才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500万元的巨奖就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者的密切联系是不是说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指出贡献是第一位的。引出第二个问题: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屏幕显示爱因斯坦的图片,请同学们齐声说出他关于人生价值的著名格言(P74)。引出第一个观点
第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论述思考: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提问: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需要什么?个人要生存和发展也需要什么?(学生回答: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贡献等于索取,社会会是什么状况呢?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贡献小于索取呢?社会就会萎缩退化,因此,只有贡献大于索取时,社会才能存在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实,就一个具体的人而言,包括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所能向社会做出的贡献,都很难抵偿社会给予他的一切。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们使用火,擦一根火柴是非常轻易的事,但从原始人学会利用火、保存火和钻木取火,再到发明了现代的火柴,这其间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积累则是一笔很难计算的巨大财富。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从贡献多少去衡量,贡献越多,价值越大,雷锋、焦裕禄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崇敬和效仿,也是因为他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生齐声朗读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引出第二个观点:
第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首先引入德国诗人歌德于1814年5月8日给叔本华写的题词:“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分析: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花卉、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当我们讲到人生价值时,最主要的也是要看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即看他为社会做了些什么。农民、作家、科学家的价值是以什么做标志的?(学生看书,回答)让我们把进一步延续想一想,作为学生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作为班长、科代表、宿舍长、班干部的价值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和标志的呢?
课堂训练:选择
广西医科大学身患绝症的学生吴帆临终决定把奖学金和同学捐赠治病的钱捐给残疾人事业,把角膜和遗体作医学研究。他说:“我一生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就算以此为社会尽最后一点力吧!”
A、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只有正确价值观对人生才具有导向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第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屏幕显示:雷锋、李向群图片,同时播放《爱的奉献》曲。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一分钟之内写出自己所知道的古今中外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的名字,看谁写的最多。
查看结果并进行总结: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种形式。引入第三个问题:
3.必须正确处理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
提出问题: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什么?你认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价值更大些?提问学生后总结,要说明必须注意: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的贡献更大、更突出,只能因人而异,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活动:课堂讨论,张华救老农,是否有价值?
1982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抢救一个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事情发生后,全国上下广大青年掀起了学习张华事迹的热潮。可是有人却说: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抢救一个普通农民而牺牲,是“金子”换了“石头”,太不值得了。这种观点对不对?这件事情虽已过去了十几年,但十几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是否还有意义?
学生讨论3分钟。
教师总结:
(1)这种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人生在世,就是要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必要时为他人、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评价人生的价值不能用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去理解和利己主义的天平去衡量。
(2)这种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张华奋不顾身地抢救遇险的老农,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那种用大学生比普通农民高贵的观点去评价张华的行为的人,显然无法理解其崇高的精神价值。
(3)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张华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千百万有志青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奋努力,开拓创造,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在这件事上,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反对实用主义人生哲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发扬奉献精神。人们的贡献可以表现为具有重大突破的发明创造或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大量的贡献则表现在平凡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所以我们学生也应该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课堂小结:出示本课时所讲授的三个问题
课堂训练: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关系的观点,正确的叙述是(C)
A.物质贡献大于精神贡献
B.物质贡献是主要的,精神贡献是次要的
C.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大小因人而异
D.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没有区别,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2.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句话体现了(BC)
A.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他人
B.人活着就应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人生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课后作业 :
“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孙中山
请同学们课后运用本课学习的人生价值的有关观点,分析这句话。
结束课程:屏幕显示图片:手举托着地球,同时播放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片断。然后出现文字:如果每个人都能为这个世界付出点什么,那么地球就将像天堂一样。在乐曲声中学生退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4773.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详细阅读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详细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详细阅读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详细阅读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