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塑造良好的性格]努力塑造良好性格 教学设计(一)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8-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并能掌握培养和塑造良好性格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性格形成的因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性格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学生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看法。通过课堂上的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培养和塑造良好性格的方法。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培养和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愿望,并能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逐步完善自己的性格。

教学重点
本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本框的教学重点有两个:首先要讲清楚性格的可塑性和塑造良好性格的必要性。所以要重点讲性格的可塑性,一是因为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个观点影响了学生,使他们缺乏改变不良性格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二是只有认识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才能为讲培养与塑造良好性格提供前提和基础。所以要强调塑造良好性格的必要性,因为只有承认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承认每个人既有性格的优点又有性格的缺点,才谈得上塑造与培养,谈得上扬长和避短,谈得上塑造良好性格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本框的第二个教学重点,自然就是怎样培养与塑造良好性格。讲清楚塑造性格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告诉学生决心做、怎样做。

教学难点 
这一框的教学难点 首先在于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和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不能正视自己性格的弱点,或者不承认,或者认识不正确、不客观。其次,对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缺乏决心、信心,不能言行一致,缺乏毅力。这两个难点是密切相联的,前者主要是认识问题,后者是行动问题,后者更难。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结合性格的形成因素进行课堂小讨论(一):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认识: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有它的相对稳定性,但是环境的变化,个人的努力,也可以促使性格发生变化。因此,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课堂小讨论(二):为什么要改变性格?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认识: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两面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只有扬长避短,不断克服弱点,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更大的成功。引出本框框题。

讲授新课

三、努力塑造良好性格

怎样培养和塑造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呢?

学生活动:心理咨询

课前准备:

1、每位同学在上节课对自己的性格优点、性格缺陷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课下让家长、老师、同学、朋友进一步来评价自己,以便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有更全面的认识,并认真记录、整理。

2、自愿担任心理医生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一些相关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根据报名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或分类,设立特色门诊(最好能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一组解决自卑、忧郁、自私等问题,二组解决急躁、马虎、拖拉等问题,三组解决嫉妒、孤僻、胸无大志等问题,等等。

3、教师充分动员学生,要正视自己的弱点,敢于在课堂上向医生咨询,寻求培养自己良好性格的方法。对于那些过于内向,可能不愿或不敢暴露自己弱点的同学,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随机应变,争取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课堂活动:

1、每位同学对照自己的性格优点、性格缺陷记录,找出自己最想克服的性格弱点。

2、同学针对自己的症状咨询相关的医生,认真记录医生的建议。如果有同学认为“医生”的建议不如自己的建议或者自己有克服此弱点的成功经历,也可以自由发言。

3、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向“医生”和全班同学咨询,以此取消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活跃课堂气氛。

4、对于那些确实不敢发言的同学,教师可以在总结时针对他们的性格弱点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提前准备几个故事,说明其中的道理。

5、咨询活动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和塑造良好性格的四种方法。(如果咨询活动一课时进行不完,可以用两课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查找一些如何培养性格的文字材料供同学们课下阅读。

学生小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4761.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