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2节 营养物质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主动构建知识,发展实验观察、调查分析等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关于“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课程标准没有作具体的要求,但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从环境中获得了营养物质,有进一步探究“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课程标准的二级主题“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中,有要求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的内容标准。学生必须对食物的主要作用有所了解才能完成这一学习内容。
教材从营养物质构造我们的身体、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这三方面来概括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教材仍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如青春期身高体重的增长来得出结论:营养物质构造我们的身体;通过对“运动后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吗?”的调查活动以及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得出“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初步认识,根据课标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中的能量供给”的二级主题中“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活动建议,教材安排了“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的实验,指导学生通过测量的方法用数据来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使学生领悟到实验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关于“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的图片资料,本章信息库中也提供了有关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的认识。
因为学生没有学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等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教材对能量的概念、不同有机物的热价作出了阐述,“超链接”栏目对能量的形式也作了说明,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难点是:实验“验证食物具有能量“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本节建议2课时。具体安排策略如下表:
 方案1 方案2
第一课时 1、谈一谈: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变化:身高体重增长、食量大增等。
2、调查:运动后饥饿感是否增强?
4、分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3、对调查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营养物质构建身体、提供能量。 1、小品表演、课件展示营养物质对人体作用的案例。
2、分析讨论,作出假设:营养物质构建身体、提供能量。
3、调查活动、展示课前查找的资料,讨论交流,证明假设。
4、分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第二课时 1、解读食品成分表:学生自带食品包装袋,解读食品成分表,分析除了三类有机物外,食品中还有哪些营养物质。
2、讨论交流:阅读信息库中有关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内容,分组讨论: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1、讲故事、演小品或多媒体展示:饮食中缺乏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导致的疾病。
2、分析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阅读信息库中有关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内容。
3、分组讨论,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12

三、活动指导:
营养物质构建我们的身体、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案例学习:
进入青春期以后,学生的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又一个高峰,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生活中,体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的实例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描述自己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的变化及食量的变化,分组调查运动后饥饿感和食量的变化来分析推理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小品表演和图片展示等方法呈现其它的生活情境,如不吃早饭上学,课堂上感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长期生病的人因为胃口差,吃不下东西而逐渐消瘦;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而处于饥饿状态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非洲难民,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营养物质构造我们的身体、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
实验观察“验证食物具有能量”: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寻求问题的答案需要一系列证据,通过案例学习和调查活动作出的判断有待进一步论证。教师在组织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实验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但都应该是干燥的,重量都是1g。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也就是实验材料的不同。
2、结果分析: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结果:⑴燃烧相同重量的不同实验材料,都使锥形瓶内的水温升高。⑵燃烧相同重量的不同实验材料,水温上升值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⑴食物中的有机物燃烧时分解释放出热能使水温升高,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营养物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⑵因为不同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同,所以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不同,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含的能量较多。
2、实验中的注意点:不能直接接触锥形瓶底,否则温度计上显示的刻度不准确。可用橡胶塞打孔后将温度计固定在水中。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进一步探讨与拓展 :
分析花生种子燃烧中释放出的能量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损失掉? 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认识到在将来自己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减少误差,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资料分析:
利用教材中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的图片资料,以及教师或学生准备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分析营养成分表,调查这些食品的主要成分,进一步了解食物中除了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外,还含有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们对维持人体的生命和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信息库中提供了有关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的资料,教师课前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分专题查阅资料,或者询问专家,收集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的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康”的认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75.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