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的形成。 (3)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科学解释 2、能力目标:练习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眼球模型、ppt课件等。 2.学生准备:查找了解照相机构造及成像原理、 每桌带一支手电筒 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引入新课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展示:书88页图片 引导思考:(1)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2)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 小结: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引入新课: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阐述 创设宽松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构造 2、视觉的形成 1、谜语引出眼睛 讲:眼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据科学 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 大多是来自视觉。 2、展示视频:我们用眼认识世界 板书:一、眼和视觉 3、  质疑: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引导:人的眼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结构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要了解视觉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知道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板书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引出:书89页“观察与思考” 1、  请大家翻到书本89页,同学们分成 各个小组,利用课前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讨论书中的三道问题。 巡视指导。 5、展示:讨论(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讲析 6、展示眼球结构图片并利用眼球模型讲析眼球各个结构及其功能 训练: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说出眼球各个结构。 7、展示:讨论(3)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引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8、讲:在了解了眼球构造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2、视觉的形成 9、展示:蜡烛在视网膜成像过程 要求:观察并表述 小结并强调在视网膜上仅形成物象并未形成视觉 讲析视觉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2 10、展示:书90页图48 问:猫眼有什么不同?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看得这两种状态? 小结: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问:人的瞳孔能这样吗? 引导: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小结:人也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学生猜测 学生观看 小组:讨论 小组阐述观点 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 小组阐述观点 观察表述 学生观看 观察、思考 表述 实验:利用手电筒进行实验 表述实验结论 通过课件与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对眼球和照相机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凸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不拘泥于课本已有的知识,以达到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视觉形成的原理及过程,突破了重点,再由小结点出易混点。 通过小实验,结合学生自身体验。以达到能力目标的实现,即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堂小结 展示板书 引导复习练习巩固 布置作业 展示练习 布置作业:课本95页“练习5” 思考完成 自主完成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重点内容●板书设计 12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上感光细胞    视神经    大脑皮层中枢(形成视觉) 3.瞳孔的变化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78.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