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_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flash:(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色;(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有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态因素定义。

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

[提问]: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

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

相互讨论归纳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和温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验证假设1的装置

验证假设2的装置

[提问]:有了实验装置,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设计数据记录表]:附后。

[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纷纷动手组装实验装置。培养皿里放在一半干土,一半湿土,在湿土的上方盖上黑纸板,造成阴暗、潮湿的环境;干土上方直接接受阳光照射,造成明亮、干燥的环境。讨论得出:把鼠妇放在培养皿的中间,即明暗交界处,计算一定时间内鼠妇最终移至何处。分小组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探究实验,如果教室内光线不足,可移至室外阳光处。边进行实验,边记录123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讲述]: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

[讲述]: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把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称为生物因素。

[播放视频]:“水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草原大迁移”。[总结]:生物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鼠妇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因素。

绝大多数同学赞成把鼠妇放回大自然,接受情感教育。

 

 

 

展开自己的想像回答: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人类的捕捉也会影响它们。

 

 

 

 进一步直观地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讨论]: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请同学们讨论:     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会受到损失?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小结]: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以下咽的苦果。[出示]:仙人掌。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沙漠干旱缺水,这样恶劣的条件使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仙人掌却生活得很好,为什么?    [小结]: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作用;茎——贮水,代替叶光合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这样看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展开讨论: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回忆积累的知识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地星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螳螂的拟态”。

[观察]:p10页中图1—6,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况。

[提问]:你知道蚯蚓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吗?

[播放]:flash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及视频“蚯蚓”。

    [总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过观看动、植物适应环境的4个例子,提高兴趣,进一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说出蚯蚓依靠刚毛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通过观看,认识到生物不仅适应环境,反过来还能影响环境。

五、作业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家乡周围小溪流中青蛙的生存状况,谈一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家乡,在夏天恢复“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

六、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七、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因素                  1、  生态因素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123

八、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三、简答题

1.         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把一只小白鼠放于盛有足够食物和水以及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容器内,它会不会死亡?试分析其原因。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68.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