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标: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难点: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草、兔、鼠、狐、蛇和鹰6种生物面具的准备;
小组收集环保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先让我们跟着一段录像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明确本节课的主题,观看录像,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简短的引言带出当堂的课题后,播放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众多的生态系统。
知识归纳
 结合录像启发学生说出在录像中所看到的生态系统类型。
仍结合录像,引导学生分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
根据学生所答,归纳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 小小组合作:
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1)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2)这些生物的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尝试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完成生态系统组成图解 (1人上前完成) 通过播放录像,启发学生回忆所看、所学知识,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师生共同小结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活动激趣 组织学生做食物链游戏:
屏幕显示6种生物,组织好所有学生参与游戏。对于积极参与6种生物角色扮演的学生给予大力的肯定,并与其他学生一起理清6种生物相互间的关系。最后带出食物网的概念。 各小组按要求做游戏(既快又准确的小组代表发言)
6位学生代表分别扮演草、兔、鼠、狐、蛇和鹰6种生物,找出其中的食物链并逐一展示。其余学生纠错。 通过游戏,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生能
巩固所学知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以致用 播放小动画“阿宝种草记”。(阿宝参与到西部的大开发中去。他想让草原上的牧草避免给鸟吃光,使之长得更好一点,他给牧草加上了网。结果他好心办坏事,牧草反倒被虫吃光了。)

小结:在草原上,草、虫、鸟之间形成一条食物链。
显示对比图表(加网前和加网后,草原上,草、虫、鸟之间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图表 ,并参与小组的讨论。12
图一说明在自然界中,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图二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观看动画,思考:
(1)阿宝遇到了什么问题?
(2)分析屏幕上的图表小组讨论,组内成员补充:什么才是生态平衡?(提示:比较加网前和加网后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
(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补充:如果要保护草,要怎样做?(提示:杀虫,打鸟,自生自灭)
 
 引导学生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肯定。

知识升华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达成一致的观点: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中,由于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须了解生态规律,依据生态规律办事,采取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还可以在遵循和利用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使生态平衡朝着有益人类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各小组代表介绍小组收集的一系列典型的事例(环保资料),学生观看交流后,讨论:
(1)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联系实际,说说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评价和总结
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精神,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如何将突破这个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了。
1、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关键在兴趣。死板记忆,学生是反感的。如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安排角色扮演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另外,利用一些问题稍作变通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学生在热烈地讨论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虽然只是粗浅的问题,但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扮演“消费者”的小组的一位同学发言,不象其他同学只会从书本的字里行间找现成的答案,他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课本的知识,而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去解决新问题,虽然,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他对知识的猜想和整合仍显得有点不合常理,然而,他有了一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这比起正确的知识更有价值,遗憾的是我当时“忘记”了表扬他,假如我利用好这个契机,给予激励、鼓舞,无疑将会促进全班学生从传统单一的、依赖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学习方式转变。很显然,今后的教学,我最需要的是转变教学观,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即学习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组织者。
3、不能过分扩大课件作用。在上课时我全部使用课件,而且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课后却发现课件中背景过于美丽,有“喧宾夺主之意”。我对学生作了调查,大多都说当时只注意了画面,而对知识点的许多内容忽略了。由于只运用了多媒体,而忽略了板书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直观效果。作为教师,我只站在了教师的立场上,想怎样上课,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忽略了学生的立场。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多媒体成为自己的工具,是课程的点缀。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72.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