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的生活环境思维导图】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活环境》学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的生活环境》学案

学习目标: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 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知识回顾:
一、 生物圈与栖息地
1. 生物圈
(1)概念:有          生存的圈层。
(2)范围:           下层、整个       、          的上层。
(3)提供的基本条件:         、空气、         、适宜的         、稳定的
             等。
2.栖息地
(1)概念:生物                  场所。
(2)类型:林地、草地、沙滩、岩岸等,不同的                   、       、
              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3)破坏栖息地的主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及                  。
二、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            因素和            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      、温度、        和          等。
3.生物因素主要指                     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        生物和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            ,如睡莲的根、茎中有发达并相通的             ,荒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           等。1234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         能力。
(3)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                 。
2.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生物不仅能             一定的环境,而且能          环境。
要点解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
(2)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常见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相互依存等。
2.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1)生物适应环境: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野鸭有适于游泳的蹼等。
(2)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含量提高,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维持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等。
巩固提高:
一、 选择题
1.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    )以内的水层中。
a. 10千米   b. 1千米   c. 100米   d. 50米
2.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a. 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 b. 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
c. 阳光、温度、水分 d. 阳光、土壤和温度
3.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a. 蚯蚓要见阳光 b. 土壤中温度太低   c. 蚯蚓要寻找食物 d. 土壤中缺少氧气
4.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
a. 骆驼刺喜欢沙土   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5.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 蚯蚓吃植物的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c. 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d. 蚯蚓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
6. 植物一般生活在(   )的温度范围内。
a. 15~25℃ b. 10~35℃ c. 0~35℃ d. -2~50℃
7. 在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    )。
a. 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b. 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c. 提高大气氧含量,减少降雨量 d. 降低大气氧含量,增加降雨量
8.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⑤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①③②④⑥⑤1234
9.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下列哪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极为狭窄?(    )
a. 北极熊和家蝇    b. 大熊猫和家蝇    c. 北极熊和麻雀   d. 北极熊和大熊猫
10. 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   )。
a. 加速进化 b. 缓慢进化 c. 快速逃跑 d. 被淘汰
1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
a. 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     b. 生物圈是我们所知道的星球全部
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生存空间的总称   d. 生物圈由所有生物组成
12.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
1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用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4.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  具有厚的角质层   d. 时面积增大
15.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时,对变量的要求是(   )
a.   可以设置多个变量       b. 将温度或光照设置为变量  
c.   有无光照就是唯一变量   d. 实验中不应设置变量
16.以下影响羊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     )
① 温度 ② 空气 ③ 草 ④ 羊 ⑤ 狼
a.  ①②③⑤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二、 非选择题
17.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______与______之间的______,包括______之间和______之间的______。
18. 社会性群聚生活的昆虫在群体内部既有______,又有合作;雄性羚羊在繁殖季节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说明同种生物之间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19.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______的高度,向下可深入______左右的深处。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______厚的范围内。
20.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这是生物______的现象。
2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______的场所称为栖息地。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不同的土壤类型、__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也有不同的______。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______。
22.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企鹅能够生活在南极冰原,这是生物______的具体表现。蚯蚓能够改良土壤,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______的形成,这是生物能够______的具体表现。1234
23.生物的绝灭是一种______现象,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______受到破坏,所以生物灭绝的速度也______了,______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______因素。
24.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_____式开发及______利用,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
25.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探究可以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应分别放置______黄粉虫幼虫,此实验为______实验。
26. 生物圈之所以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481.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