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营养教案 ppt]人体的营养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
  ⑴说出食物中所含有的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⑵学会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⑶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能力:
  ⑴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⑵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⑶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信息、资源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表达的能力,突出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认同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⑵通过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作用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长与健康,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形成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食物的精美图片。这些诱人的食物图片激起了同学们对食物的强烈欲望。我不禁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答道:香蕉、桃子、大虾、鸡大腿……大家七嘴八舌,气氛热烈。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第八章第一节“人类的食物”。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来自哪些生物吗?”
  “我们吃的蔬菜、水果、粮食都来自植物。”
  “鸡、鸭、鱼、肉来自动物。”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
  “那么,我们为什么吃这些食物呢?”我说。
  一名学生立即说道:“因为食物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
  “食物能为我们提供哪些营养呢?”我继续问道。
   同学们争着回答:“听妈妈说,鸡蛋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它很有营养。”
  “肥肉中有大量的脂肪,会使人变胖的。”
  “食物中还含有水分。”
  “土豆、地瓜含淀粉多。”
  “我认为苹果、西瓜等水果中可能含有维生素。”
  “牛奶中含钙较多。”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成分。接着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测食物中含有的六大营养成分,证明你们的想法呢?”
  “做实验!”
  “怎样做?大家讨论一下。”
很多同学记起了上学期做过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实验,认为可以用这个实验的方法。
  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把芝麻(或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会出现油迹。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存在。把碘液滴在食物上,如果食物变蓝,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又一位同学说:“把食物放在火中烧,如果出现灰,那就说明有无机盐存在。 ”
  接着又有一位同学说:“将花生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如果试管中出现小水珠,就可以证明食物里含有水分。 ”
  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致同意食物成分检测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我露出了赞许的表情,学生们显得很兴奋。
  我又提出了疑问:“如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呢?”同学们眼里现出了疑惑的目光。123
  “好,下面老师做两个实验。”听到这句话,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
实验一:我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3ml蛋清稀释液和清水,再依次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3ml双缩脲试剂a液(无色),摇匀,然后逐滴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蓝色)4滴,边加边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两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装蛋清稀释液的试管由无色变成了紫色,装清水的试管几乎没有变化。” 一位同学惊奇地说。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我追问道。学生们陷入了沉思中,无人应答。
  我继续问:“谁知道蛋清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应该是蛋白质。”
  我进一步引导:“老师往蛋清稀释液中加入了什么物质?”
  学生齐答:“双缩脲试剂。”
  突然,一名学生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老师,我明白了,蛋清稀释液遇到双缩脲试剂变成紫色是因为蛋清中含有蛋白质。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检验蛋白质。”
  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观察第二个实验: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3ml维生素c试剂和清水,再向两试管中各滴加5滴高锰酸钾试剂(蓝紫色)。注意观察甲、乙两支试管中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
  一名学生说:“高锰酸钾在装维生素c的试管内颜色变淡了,而在装清水的试管内颜色几乎无变化。”
  另一名学生马上得出了结论:“这说明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我们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维生素c。”
  现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六大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通过以上的检测方法,他们就可以测定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了。我们把实验方案绘成表格形式,请同学们观看下表。(∨表示含有这种成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食物中确实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大营养成分。”
  “不同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
  我在大屏幕上给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地球上万物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一条河流象征着一个古国,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文明。人类进入21世纪后,拥有世界40%人口的80多个国家面临水源不足的威胁。全世界有12亿人严重缺乏饮用水,10亿人喝不到洁净水,每年有2??5亿人因水染病,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水资源如此短缺已成为全球问题。我市松花江水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大家课余时间可以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同学们,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如此缺水,而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却十分严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每个人都知道世界缺水,树立节水意识”“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水的同时,还要防止水污染”“不用含磷洗衣粉” “减少和杜绝人为水污染需要社会的参与” “贴上广告牌提醒人们,不要随意排放污水和倾倒生活垃圾。”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观点。
  “水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身体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下面请第六组同学上台。”
  第六组同学汇报如下:我们离不开水,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血液中有大量的水,细胞周围的环境是水,水占人体重的60%~70%,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到水中才能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学生发言】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个营养物质的作用
  师生互动总结本节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后,同学们谈收获与体会:“有选择地看电视能知道社会上的一些信息”“不可以偏食,不爱吃蔬菜是不对的,维生素很重要也不能多吃”“节约用水”“生活污水、垃圾怎么处理?”“食品加工过程会不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等等,我抓住机会说:“有的问题一两句说不清楚,只要认真学习,这些问题以后会解决的,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查一下资料,然后给我们解答。” 123
  最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要求选做的作业:
  1.课外阅读“维生素的发现”,写出对自己的启示。
  2.设计有利于全家健康的一日三餐食谱。
【板书与总结】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无机物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营养成分          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有机物
脂肪——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维持体温恒定
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475.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