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_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4、  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血管的类型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协助完善教学过程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生: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生: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师: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生:疑惑师:同学们不妨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什么?生:这是血管。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师:刚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生: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师:好,结合下面的事例作进一步推测,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类型及其特点: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腕处(示意位置),这里用肉眼看并没有清晰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123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等等。生:血管的搏动情况不一样,有动脉、静脉之分。生: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动有方向性,手背上隐约能看见的这些血管(称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从手向肩膀方向流动的。生:、、、、、、师: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事例和各自的经验,对人体内血管的情况进行了推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生:实验操作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结合进行小组讨论师:请介绍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师:你是怎样区别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的?试着总结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播放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内各类血管及血流情况录象)生:可以看到红细胞单个通过,就象它的名称细如毛发。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比较多。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生:毛细血管具有:管细、壁薄、量多的特点。师:同学观察的很细致,而且归纳的也很好。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生:毛细血管周围就是人体组织细胞,这样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里运输着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师:课件展示,发生在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动画演示。师: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组简短交流)生:与毛细血管相连的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来血的一端是动脉,因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过来的血管,另一端是静脉。生:(手持自制的血管模型)还可以根据血管壁的厚薄来区分:我们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师:这个创意很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出示动脉、静脉的横切面图(另有其他类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别代表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种血管的等等。)师:还有没有其它的区分方法?生:可以根据动、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速度区分: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管内水流速度慢时,管壁按上去比较软。师: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向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区别,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同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生:明白了,难怪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生:一些粗大的动脉血管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分布较浅的多是静脉。生: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123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师: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师: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生:(上黑板图示)师: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生:输液或输血时选择的是静脉血管,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生:选择静脉血管还与这种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有关。师: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心脏和全身各类血管的连通,形成了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所以管道系统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运输。有没有管道阻塞或流通不畅的情况呢?生:有些人血管硬化,对血液循环会有影响。生:看到有些人,一般老年人多见,小腿部位出现静脉曲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生:、、、、、、师:对于各种由于血管管道不畅引起的各种病变,请你设想,如果治疗需要用人造血管替换局部血管时,用作替换材料的人造血管应满足哪些要求,才能用于临床?教学后记: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469.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