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_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点击::第一范文

清初为了进一步强化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1、军机处;

2、文字狱。

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为了实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除了进一步强化君权之外,清政府还面临着许多内忧外患。我们这一节课,先来看一看清朝前期是如何成功的解决外患,从而捍卫了中华民族的主权的。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段flash,思考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可见,设计者用很有创意的手法来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清初,最早侵占台湾的是哪个殖民者,当时,中国还有哪些领土遭到侵犯呢?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课前请同学们预习并自制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大事年表,那么我们一起看一看老师设计的表格,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把它填完整。

清朝时期,我国哪些地方遭到了殖民者的侵扰呢?(东南沿海的宝岛台湾和东北的黑龙江流域。)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此背景下最先登陆中国的殖民者是谁呢?(葡萄牙。)除此之外,荷兰也相继东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即宝岛台湾。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也对中国黑龙江流域垂涎三尺。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收复台湾的相关内容。请同学略述你们的表格。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宝岛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趁明王朝腐败无能,侵占台湾南部地区,并修筑了热兰遮和赤嵌楼两个要塞(看图),后来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殖民者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从殖民者侵略台湾那一天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地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领导抗击侵略的最杰出的人物就是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简介:1624年出生地福建,他曾被南明皇帝赐姓朱,所以称“国姓爷”。后来,清军入主中原郑父降清,而郑成功拒父投降,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的金门坚持抗清。清朝初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看一段视频)

简述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1661年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士兵,船舰三百多艘,从金门科罗湾出发,经澎湖列岛,向台湾进军。在当地船工的引导下,迅速包围荷兰军队主要集中的赤嵌楼,切断了城里的水源。台湾人民纷纷赶来欢迎,送来酒食慰劳,支援战斗。在台湾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郑成功大获全胜。荷军惨败后,荷兰侵略军头目揆一派使者去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年年纳贡,要求让他们留在台湾。郑成功义正严辞地回答:“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居。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即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大军前来是为收回自已的产业,你们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回原主。赤嵌楼完全处于郑成功大军的包围之下,城中缺水少粮,使者回去以后,赤嵌楼的的殖民军被迫投降。但揆一等殖民军凭借另一荷军据点台湾城内还储有足够的火药和粮食,与海上还能勉强相通,并寄希望于援军,继续顽抗。郑成功又大败由12艘兵船组成的荷兰舰队,长期被困的荷军再也走投无路,只好放下武器投降。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荷兰殖民者对我国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而五个月后,因操劳成疾,郑成功不幸逝世,时年只有38岁。

就这个过程我们来讨论完成几个问题:123

1、请用你学过的史实证明郑成功的话“台湾一向是中国的”。

2、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提示: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对于台湾本身来讲。)(板书: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使台湾人民摆脱了殖民者的残酷奴役,被侵占长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为建设台湾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台湾收复后,郑成功在台湾进行了经济建设,把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介绍给高山族,推动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3、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辉煌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

清军入台和台湾府的设置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人们,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受到中国人民崇敬,必将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东南方向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的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

雅克萨之战

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唐朝开始到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时,中国政府管辖这一地区已有近千年之久。唐朝政府设置黑水都督府,元辽阳行省,明奴尔干都司,清代在入关以前,就在这一地区取得了统治权。可见,中国历代政府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可在16世纪后期,本是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沙俄军队乘清军入关时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挂图,并指此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看教科书两幅插图,并找一学生朗读第11页的小字部分)。沙俄所到之处,当地军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清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可是沙皇政府却加紧武力扩张。为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叛乱后,亲自出巡,视察东北防务,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5年 1686年 (板书)

1685年康熙帝下令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这就是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沙俄侵略军遭到惨败(《看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形势示意图》)。当中国军队撤走后,沙俄侵略军又重新侵入雅克萨。1686年,康熙帝下令再次讨伐。清军包围雅克萨城以后,在城外挖深沟,筑土垒,断绝城里的水源,还不断用大炮轰城。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炸,负重伤,不久毙命。清军围困雅克萨城达半年之久。沙俄侵略军伤亡惨重,再加上严冬来临,俄军困守孤城,疾病流行,死者无数,侵略军再也无力抵抗,沙俄不得不接受清朝提出的和平建议,决定同清政府谈判。雅克萨之战是中国为维护主权和保卫领土不受侵犯的正义战争。 123

清朝为何能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两次雅克萨之战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卫祖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免受侵犯。战争的最终胜利,保障了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我国东北边防得以巩固,并且最终以条约的形式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尼布楚条约》 1689年(板书)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谈判是在中国军队获胜的情况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沙俄同意撤回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的中国领土让给俄国,这是清朝政府在边界谈判中对俄作出的让步。让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我国北部出现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的严重威胁,康熙帝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以集中精力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请同学们看《〈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想一想,按条约的法律规定,黑龙江和马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哪个国家的领土?(学生答:中国)对,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通过对于清朝前期解决外患的历史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做出贡献。

但是清朝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解决外患之外,还有内忧,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为大家介绍。

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了哪些努力?”(要求学生答出:①清初郑成功虽反对清朝,但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的边界。 )

清初的版图,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我国的疆域。清朝有效地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中华民族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清王朝对我国历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24.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