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西周分封制]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

2.通过分析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历史事件及商纣王的暴政等,培养学生观察历史进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辨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文明古国。重用贤人,拒绝暴政是国家兴亡的关键。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了解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

【设计理由】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文明古国;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展开疆拓土,巩固统治的作用。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抽象思维欠缺,分析、理解能力远远不够,对西周等级制度理解不到位,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

1.历史故事法。初一的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强,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对《封神榜》中的人物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性的插入人物故事,增加本课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表格学习法。本课的知识点多又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引入历史典籍,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设计理由】对于初中一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的储备一是来源于成语故事,二是来源于电影、电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还一无所知,历史素养有待于逐步培养,所以对于“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引入了历史典籍。教学设计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初中学生所能感悟到的教学情境中去,激活学生的潜智潜能。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小时候你都读过《三字经》吗?它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儿童启蒙读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我选取了《三字经》部分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同学们,《三字经》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刚才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哪一阶段?

生:夏、商、周时期。

师: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

【设计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导入,一是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三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环节一:夏朝的兴衰

师: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年老时,会不会也通过禅让的方式把国王的位置传给德才兼备的贤人呢?请大家自学课本第一目“夏朝的兴衰”,完成下列表格,并展示:

师:引导学生分《三字经》说:“夏传子  家天下”禹死后,谁成了夏朝的国王?“禅让制”“公天下”“世袭制”“家天下”怎么来理解?请小组探究后来回答。

生合作展示后,师进行归纳:通过禅让挑选贤人,天下为公,与部族共同管理。世袭制就是把王位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下一代,子子孙孙传递。家天下就是指帝王把国家作为一家的私产。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请大家看夏朝的疆域图:123

夏朝是如何来管理国家呢?

生:建立政府机构,管理国家,组建军队,打击入侵者,制定刑法,设置监狱,镇压反抗的平民和奴隶。

师:“四百载,迁夏社”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他的暴政使他失去民心,导致最后的灭亡。“汤伐夏,国号商”从三字经中,我们知道了,夏朝之后是商朝?商朝是怎么建立的?其统治如何?“六百载,至纣亡”又是怎样灭亡的呢?

【设计理由】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目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要了解的主要知识,通过地图给学生空间的具体记忆。教会表格学习法,为下一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二目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自主学习,填写下列表格:

2.商朝为什么称为“殷朝”?

3.从刚才我们学习的夏朝历史看,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后期的统治者昏庸残暴。商朝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阅读课本后,讨论。师引导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可以补充。

师:学生展示完毕后,出示商朝疆域图

过渡: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很多巧合,每个朝代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百业俱兴,社会繁荣,后期的统治者奢糜残暴,前期像夏朝一样,也出现了一个暴君──商纣王,同学们看过《封神演义》,谁能举例说一说商纣王的残暴呢?

生: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挖心,趸盆,造鹿台等。

师:商纣王是一个暴君,《封神演义》中几乎是一无是处,这是经过后人依照个人的喜好演绎的成分比较多。真实的商纣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读读《史记·殷本记》是这样记载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好酒淫乐,嬖(bì)于妇人。”翻译过来就是:商纣王天资聪颖,领悟能力很强,力大无比,非常勇猛的人。这是他的优点,可是他也有缺点,就是荒淫无度。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参考历史典籍,不可片面,要客观真实的评价。

同学们,有句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生:周文王和姜太公(姜尚),并简述这个故事。

师:周文王任用姜尚,发展生产,国力强大起来。周武王,始诛纣。周文王死后,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展开大战,通过《封神演义》大家也有所了解,商纣王最后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请同学们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呢?

生:思考,讨论后发言,初一学生分析总结能力还比较弱,历史学科素养还有待提高,所以学生展示完毕后,老师应进行点拨,并用白板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历史问题。

(1)夏桀、商纣统治残暴。

(2)推翻暴君,符合民意。

(3)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任用贤人,发展生产,国富民强,具备了灭亡夏朝和商朝的实力。

【设计理由】通过上一目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表格学习法,所以基础知识不必再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通过“殷朝”、夏商两朝的相同点来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历史,通过分析比较来总结概括历史规律的能力。历史典籍的应用,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原来影视作品中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认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123

环节三:西周的分封制

白板出示《周初形势图》

师: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周天子的亲属、功臣等为诸侯,同学们看白板,看看周初的主要诸侯国有燕、齐、鲁、宋、晋。威力无比的姜太公分封到了海岱之间、美丽富饶的齐国。

师出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2.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展示后,老师进行点拨:西周初年的分封制,是周天子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方 式。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国君也只有嫡长子继承,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非嫡长子怎么办?西周采取的办法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分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非嫡长子被封为卿大夫,同理,一级级分下去,直到士,士的非嫡长子就成了平民,经过层层分封,不仅巩固了周朝的统治,而且保证了周王室的秩序不至于混乱。但是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暴虐无道,政局混乱,平民不满,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设计理由】对于西周分封制这一教学重点,采用了“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出示示意图形象直观──老师讲述加深理解”这一策略,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重点。

小结:师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

【设计理由】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到表格中,比较直观,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再次理顺朝代线索,巩固知识点,强化理解和记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900.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