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第18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主要功绩。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阅读教科书,分析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活动及历史贡献。

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完成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通过对“军机处的设置”的学习,加深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

联系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指出文字狱自古就有。

教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清朝的资料,课上交流,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不同的看法,增长大家的见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通过分析清朝的专制统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可让学生观看图片,老师补充有关的资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

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

课前导学

观看有关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的影视片,收集了解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人物的故事和历史资料。

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较大,从明朝灭亡、女真兴起一直讲到康乾盛世。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

本课内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可以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类似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教学围绕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加强君主集权来展开的。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努尔哈赤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与已学过的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对比,找出这些民族政权建立者的共同特点。君主集权的强化,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从中概括出它的利弊。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vcd、电影机、或小黑板

有关努尔哈赤、皇太极、雍正帝的影视剧片断,历史资料片《上下五千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大家先看几幅图片,说说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个民族在我国建立了什么王朝?

学生看图回答

是满洲族,在我国建立了清朝。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满洲人的穿着打扮来导入新课。

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由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满洲原名女真。他们最早居住在我国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当时杰出的首领是谁?请同学们看教材90页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些问题。(出示第一个标题)1234

学生认真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①       生活地区是我国东北

②       明朝后期开始兴起

③       杰出的首领是努尔哈赤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在看时,大家注意:努尔哈赤为满洲的兴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

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和归纳,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努尔哈赤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为女真的兴起和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一面看短片,一面注意归纳努尔哈赤的功绩。

(看完短片后,学生踊跃发言)

①       统一女真各部

②       创立八旗制度

③       16XX年建立后金政权

④       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⑤       反抗明朝的压迫

 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努尔哈赤在满洲兴起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宋朝、元朝历史的时候,也给大家介绍过几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

(出示问题)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回答问题。

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

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努尔哈赤同这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出示问题)

(学生讨论时,教师到学生中去,进行指导)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①     统一本民族各部

②     建立本民族政权

③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④     都是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

在这个民族兴起和强大过程中,还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为清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谁呢?

(出示标题)

下面大家看一个短片。看看皇太极有哪些主要功绩?

(放映短片)

 学生看书说出清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学生总结出皇太极的主要贡绩:

①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

②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     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     1644年,迁都北京

让学生在了解皇太极的主要功绩的基础上,学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清朝入关后,对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该怎样进行统治?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怎样做呢?

(出示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

   维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加强君主集权;皇帝会把一切权力都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选拔有才干的人作大臣等等。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

    对!加强君主集权。

  (出示标题)

讲到君主集权,大家看教材91页,清朝初期,统治者是怎样做的?1234

(教师出示第一小标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明朝为加强君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认真看书后,说出清初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

同学自由讨论后回答。

在地方废除行中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八股取士选拔人才,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利用复习法,让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获取信息。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清朝建立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教师出示第二小标题)

大家看教材,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出示问题)

学生看书后回答: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使学生认识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严重威胁了皇权。

为了削弱满洲贵族对皇权的威胁,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出示第三小标题)

同学们,请你们看教材上有关乾清宫和沈阳故宫的说明。看后回答:这两种不同的建筑布局和设置,反映出什么问题?

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出示乾清宫和沈阳故宫的图片)

学生阅读教材上图片说明并积极进行讨论,然后举手回答问题。

①     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

②     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

③     军机处设立后,军中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④     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军机大臣是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教师指导学生看这两张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说明的文字,从中找出它们的不同。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注意对学生要适时进行引导)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反映了君主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

(出示结论)

下面看教材92页“动脑筋”。关于军机处的设立,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看书后,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思考“动脑筋”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

清朝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设立军机处加强君权,而且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出示标题)

老师让学生解释什么是“文字狱”。

学生解释什么是文字狱,并举例说出文字狱自古就有。

 

加强对基础概念的掌握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呢?清朝文字狱的影响是什么呢?1234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原因:

①     清朝为了树立统治者的淫威

②     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

③     为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④     对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影响:

⑴ 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⑵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不敢过问政治。

⑶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从教材和课外有关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对问题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以下结论: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巩固了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国家的政治局面,并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认清了清朝加强君主集权的利弊。

  学史明智。同学们,从明清大兴文字狱展开联想:谈一谈解放思想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哪些促进作用?

学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每组提炼出本组的观点,选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言,交流。

①        文字狱禁锢了人们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得到的启发是:社会要想进步,必须解放思想。

②        文字狱使许多的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造成人才的浪费。要想使国发展,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因为人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只有重视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③        我们要从明清的文字狱当中吸取教训,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由古代的历史事件,联想到当今。人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联想到解放思想,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归纳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能从文字狱联想到解放思想和对人才的培养,想象丰富,思路开阔,以古鉴今,这值得我们发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重点讲解了君主集权的强化,而且还从文字狱联想到当今的解放思想和人才培养。我们从历史学习中感悟到: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国家政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出示小结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师生互道再见。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895.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