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_北方民族大融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 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 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 .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 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 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 ,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 内容 作用
  
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 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来源:学.科.网z.x.x.k]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6、北方民族大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突出事例不包括(    )
a、胡人汉服      b、汉人胡食     c、实行 均田制     d、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7、493年,孝文帝借举国南征而迁都(    )
a、平城          b、洛阳         c、长安           d、许昌12
8、冯太后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三长制       b、俸禄制       c、均田制      d、改官制
9、西晋到隋统一前的时段,北方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交往     b、民族冲突     c、社会改革    d、民族大融合
10、五世纪末,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是(    )
a、曹操        b、诸葛亮        c、孝文帝     d、刘备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巩固统治      b、加速经济发展      c、促进民族融合     d、推动文化发展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
a、安定的政治局面              b、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仰慕
c、北魏孝文帝的政策            d、各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往来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14、材料解析: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 为跋。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首位)也,应改姓元氏。”
请回答:
(1)魏主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3)这次改革被称为什么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5、简答题:
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文化措施,谈谈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对今天的改革有什么指导作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773.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