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直播】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根本条件。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以上思想,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应当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2.知识传授:

(1)隋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2)开皇之治的内容:设置三省六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改革选举制度。

(3)隋朝的大运河。

(4)隋炀帝评述。

(5)隋末农民战争概况。

3.能力培养:(1)分析隋炀帝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2)思考隋朝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而又繁盛一时的王朝,培养辩证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绘制大运河简图。

4. 情感教育:(1)正确认识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条件。(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评价。

2.难点:隋炀帝评价。

3.本课讲述一个完整的封建王朝,内容头绪繁多。在教学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知识间的联系与过渡,给学生一个较为系统的教育。

【教学准备】

1.绘制《隋朝疆域图》,中间隋朝疆域处镂空。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在相应的位置上书写高丽、东突厥、西突厥、琉球。计量好黄河、长江、长安、洛阳、涿郡、余杭、江都的位置,便于使用时书写在黑板上。

2.用透明塑料片制成与上图比例尺相同的《大运河图》。运河及各水系要尽可能准确鲜明。

3.制标志农民起义的小火炬若干。其中两个应标“长白山”和“瓦岗军”。

4.指导学生讨论的若干小题,最好写在小黑板上,届时悬挂使用。

5.课堂使用的彩色粉笔、图钉、塑料胶带。

【板书设计 】


说明:这是理想板书设计 的最后完成状况。

1.左为两张重合使用的图,建议如法制作使用。

2.中间为正式板书,最初写时注意用字和位置,便于最后整理。建议合理使用彩色粉笔。

3.右为副板书,内容多少或写法有相对的自由。

【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新课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统一南北

讲述过程中挂绘制的《隋朝疆域》图。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副板书:“随”。然后擦去“走之”。

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

由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

在框图的相应位置标写“ 长安”。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

板书:(581—589—618)

提问:隋朝的疆域四至。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他不仅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而且开创了繁盛一时的开皇之治。

板书:文帝杨坚开皇之治

文帝即位以后,实行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是尚书、内史、门下,分管全国政务、起草政令和审核政令。三省长官都称宰相,分工负责,互相牵制。

板书:中央设三省六部

六部为吏、礼、兵、刑、民、工,在尚书省领导下分管各类具体工作。六部的制度被以后各朝沿袭下来。

副板书:吏、礼、兵、刑、民、工

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民部为户部。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明清只保有六部。

板书:地方减为州县两级;

在地方,精简机构,把原来州、郡、县三级管理减为州县两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板书: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同时,改革人才的选拔举荐制度,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到了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员,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个人努力参政。这样,不仅有利于把真正杰出的人才选拔出来,也把选吏的权力由士族手中集权到中央。以后各朝相继沿用科举制。读书做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

隋文帝的改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有重大建树。581~600年,他的年号叫“开皇”。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比较清明,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20年间,社会财富增长,国家控制人口翻了一番,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

隋文帝毕竟是封建帝王。他贪得无厌,长安、洛阳一带的大仓库已经堆满粮食和布帛,仍旧向人民征收财物。他晚年刚愎自用,崇信佛教,营建华丽的仁寿宫。

604年,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即位。

板书:二、隋朝大运河。

把用透明塑料片绘制的《大运河》图贴在框图内,标明洛阳、涿郡、江都、余杭。

605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市,南至余杭,今杭州市,以洛阳为中心,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

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大运河示意图,识别河段和城市,指出广通渠不属于大运河。

板书:三、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对重新统一有功,率兵灭陈。平日伪装仁孝俭朴,讨文帝的欢心。

隋炀帝即位后征发数百万人开凿大运河,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这项工程受惠当时,又造福后世。历史上对开凿运河一事,仍以肯定为主。

为了满足骄奢的欲望,他下令营造东都洛阳,建造豪华的宫殿,每日役使民工200万人。

大运河修通后,他多次乘龙舟由洛阳至江都。随行船只5000多艘,绵延200余里。光拉船的纤夫就有8万多人。沿途还得迎送,准备供品和生活用品。各州、县人民疲惫不堪。

从612年起,他连续3年对高丽战争,进攻都失败了。最多的一次用兵100万。供应装备和粮食的民工有几十万之多。

据历史记载,隋朝户数890万,人口约4000万。服劳役和兵役的劳动人民经常有三、四百万人。无休止的征发使千千万万农民离乡背井,大量土地荒芜。或者死于战争、劳役,或者死于饥寒交迫。人民忍无可忍,终于举行大起义。

板书:四、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的暴政,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兵役,终于导致了全国规模的人民大起义。

611年,山东长白山王薄率先领导起义。

在各地响应的起义中,以河南瓦岗军最有名。领袖前有翟让,后有李密。他们大败隋军主力,围攻东都洛阳,号召天下人民反隋。他们在文告中谴责隋炀帝的罪恶“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河北窦建德和江南杜伏威也很有名。

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瓦岗军最强盛时有几十万人。

贴起义标志火炬。

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

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

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3.课堂讨论

给学生约5分钟时间看书,重点在“暴君隋炀帝”。导读提问:

1.隋炀帝是隋朝第几代皇帝?在位时间是何年?

2.隋炀帝是暴君,暴在哪里?

3.他下令修大运河,完成了科举制度,可以将功抵过吗?

4.秦朝与隋朝,秦始皇与隋炀帝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完全相同?

5.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光用好或坏可以说清楚吗?

整理板书

组织学生小讨论。做结论。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但是,我们并不因此否定隋炀帝做过的一些好事。率兵灭陈,完成统一。这主要是隋文帝的功劳。他下令开凿大运河。广大人民群众是修运河的英雄。他在位期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历史地评价人物,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功与过的界限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的人民利益。对一个人的最后评价,要看主流和方向,比较功与过。

隋炀帝即位之初,以功为主,修通了大运河。以后滥用民力,成为罪恶罄竹难书的大暴君。最后被人民起义所推翻。

4.课堂小结

请同学看课本第7页,重点提示。

我们今天讲了隋朝。581年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建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开始了。

隋文帝杨坚是位杰出的皇帝,他勤于政事,崇尚节俭,设置三省六部,精简地方政权,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他在位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

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下令凿通大运河。涿郡、洛阳、余杭三点,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勾通海、黄、淮、江、钱五大水系,全长四、五千里。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唐朝人写诗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隋炀帝并非因运河亡国,而是残暴地滥用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们辛勤劳动、创造了社会繁荣,开凿了大运河。他们英勇斗争,推翻暴君隋炀帝,使以后的几代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不得不宽政爱民。当时,人民起义的杰出代表是瓦岗军。

边讲边指板书和地图。

下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702.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