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课标分析:“案例学习法”是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指导的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对本区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地区地理的方法,是学习方法呈现的载体之一。所以,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言,教师应力求达到课标中的“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等,而不需要面面俱到达到所有课标要求,要有选择、有针对性。
二、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打破了“八股式”的写法,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专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大量的图表、资料、图片,既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教材,从而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学材”。
影片《lost in africa》(《非洲历险记》)内容涉及到了非洲的自然风貌,如草原、沙漠、河流、瀑布、森林和几乎全部的野生动物等;情节也紧紧围绕着对野生动物肆意狩猎的土着居民与外国游客之间的冲突、斗争,深刻地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影片与教材的结合非常紧密,是教材内容的部分再现。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佳,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四、教学策略:
1 充分利用影视素材、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2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 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4 教学过程以“观看影片——讨论影片——探究原因——提出建议”这一思路进行。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了解并学会描述本区的整体特征。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2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总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1234
3运用地形图,描述本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了解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运用图表说出本区气候的特点,以及对本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5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
6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六、教学重点:
1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七、学习方法:观看影片、读图分析、活动、讨论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播放影片,并提出具体观看要求。
观看影片《lost in africa》
(《非洲历险记》)
利用电影生动有趣、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整体呈现非洲概况。
(第一课时)新课引入
问:1影片的主要内容?
2你印象最深、对你冲击最大的镜头有那些?
3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印象中的非洲。
1简单回顾影片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谈对自己印象最深、冲击最大的镜头,并说明原因。
3用语言概括自己印象中的非洲。
1考察学生从影片中获取信息的质和量。
2加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讲述:非洲由于人种、风俗、气候、地形类型及资源物产种类的不同,可以分成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两部分。
新课
一、 本区概况(由学生的描述引出)
1、提供图8.25(位置)、8.26(地形)
2、引导:注意几条特殊纬线
3、引导学生探究影片中自然景观存在的原因:位置→气候→景观
1读图8.25,用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描述本区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本区所处位置,探究影片中自然景观存在的原因(当地土着居民主要是什么人种;主要的景观是什么,为什么?——黑人的故乡、沙漠、雨林、草原、野生动物。
位置→气候→景观)
3 读图8.26,了解本区地形地势特点,并口头描述。
4 绘制本区简图:要求标注出周围的水域名称、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马达加斯加岛。1234
5 了解“黑人”文化。完成p69“活动”2。
1重组和利用原有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学习方法迁移。
3绘制简图,一方面强化“位置范围”;一方面加强做图训练。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落实本节知识点
(第二课时)
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由影片中的沙漠景观引出)
1提供图6.12(非洲气候)
6.15(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2引导分析非洲气候分布特征: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
3引导分析“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 读图6.12(非洲气候),了解非洲气候,小组合作,总结分布特征。完成p71“活动”1、2题,并结合影片说出草原气候的特点、常遇的自然灾害。
2 读图6.15,了解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并通过影片中部分情节,深刻理解非洲面临的人口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3思考:非洲应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出路在哪里?
1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正确的人地观。
3进行有效地知识迁移
三、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由学生思考的结果及影片中土着居民打劫外国游客引出)
提供图表:8.30(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8.31(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8.32(可可对加纳经济的重要性)
1通过阅读图表8.30(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理解“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及其特点。
2 完成p70“活动”2,小组讨论此种经济的弊端、解决的途径。
3完成p72“活动”3,并说明理由,并就如何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建议。
1 培养学生通过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教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2 加强小组的交流与合作。
小结: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落实本节知识点
结束
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heal the world》(配中文字幕)
用心聆听
情感教育:珍爱生命、珍爱环境、珍爱地球。
作业
填充图册p21、22
巩固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1234
所处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
2地形:高原为主
3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二、 人文环境:
1黑人的故乡:“黑非洲”
2人口、粮食与环境:干旱、荒漠化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发展多种产业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590.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详细阅读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详细阅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详细阅读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详细阅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详细阅读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详细阅读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详细阅读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