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特征教学设计星球版地理_07星球版地理教学设计八上:地形分布(2)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1课  地形分布(2)主要地形区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观点。

2、利用有关景观图,结合经典歌词和著名古诗,让学生感受“高原壮阔雄浑;平原坦荡富庶;盆地群山拥抱,物产丰饶;丘陵和缓起伏,名山胜景无数等”大自然的神奇之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并能说出各自的边界山脉。

2、使学生弄清楚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丘陵的主要特征及它们分布的共同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比较同类地理事物的能力。

重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特征。

难点: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的优势与不足,三大平原的成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各高原景观图,各盆地地形示意图,平原景观,丘陵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中国地形概貌及主要山脉,现在请同学们回答: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 ②请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各阶梯的分界线。 ③根据“中国地形图”说出第一、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 教师点题:我国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盆地、山脉、丘陵、大陆架等。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板书】   四大高原

      1、教师提问:在读“中国地形图”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我国四大高原在地形特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海拔较高,顶部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就是高原。

    同学们再观察“中国地形图”。总结一下四大高原的不同点,要求学生讨论后填写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概括: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只有山间的山盆地地势较平坦。

【板书】     四大盆地

    2、读挂图:四大高原的分布(位置、边界)及主要的特点之表格。

    教师引导: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求知欲。教师引导: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指地形图,请学生想象盆地的形态。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近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本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123

   3、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哪些地形呢?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

【板书】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请同学们看地图册。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它是由哪几个小平原组成的?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据测算,黑土的养分比华北平原的褐土要高3~5倍。在沼泽地若能采取排水措施.它可变为良好的耕地、牧场。我国在此已建成了一批机械化农场。昔日“光长野草不长粮”的“北大荒”已变为富饶的“北大仓”,小麦、大豆、甜菜的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请同学在空白图中填写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及辽河的名称,在东北平原填写东北平原的特征——辽阔、肥沃。

    我们刚才提到的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到黑板前指图说明华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学生指图回答。华北平原为什么又叫黄淮海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提问: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

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 教师总结: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五章、第三节的“读一读”,“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还有海河的支流永定河、潮白河,它们共同冲积成华北平原。平原大部地区的沉积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那么华北平原的地表形态又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参看彩图。学生讨论回答:一望无际、非常平坦。教师补充资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面坡度约1:4000,如果坐在行驶在平原的火车上看日出,就会发现一轮红日从一望无际的麦田尽头升出了地平线。我国的第三大平原是……?

学生回答: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较前面两个平原都小。别看它稍小,它却是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繁荣地区。提问: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②在图3.19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内有哪些河湖?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①地势更低,②河湖更多;③纬度位置更低,更热。

教师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华北、东北平原以旱田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广裹的平川沃土、众多的河流湖泊,地上水稻、油菜,水中鱼、虾、蟹、藕,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国家,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0。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丰富的农产品。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一定发现还有一种地形——丘陵。123

    【板书】主要丘陵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及彩图,在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

学生回答。提问:课本中提到的丘陵地区的果园、经济林木具体是指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回答:“山东和辽宁有苹果、梨,浙江有蜜桔,南方还有茶叶、竹子等。”

    出示景观图片:①茶园②竹林③桂林山水④泰山

【板书总结】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板书设计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32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