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语言表达_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内容。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体现出各个地区文化的差异,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对前面学习过的七大洲的分布进行巩固,又能促使学生对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分布具有更深的认识,为下阶段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习过有关地图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分布还比较模糊,读图能力、效率都还比较低,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并且学生对具体的语言、宗教分布及宗教活动、建筑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现场模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来学习。
 设计理念: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设计力图主题化(为学生的人际交流做准备)、生活化(以学生生活环境为基础)、多元化(尽可能地涉及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内容各个方面)。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
能力目标:
1. 能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能通过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3. 由学生的相互交流,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推广普通话;同时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激发学生学好外语的兴趣。
2. 通过各种语言“我爱地理”发音练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 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2.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三大宗教物品,“我爱地理”六种主要语言的发音音频文件,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使用多媒体播放任贤齐的流行歌曲《i feel good》)
在刚才我们播放的这首流行歌曲中主要有几种语言发音?(汉语、英语)
[学情预设] 学生对流行歌曲有浓厚的兴趣,这首歌学生都耳熟能详,课前流行歌曲的播放会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堂。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歌曲汉语、英语的语言发音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件展示:“xx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奥运会是举世盛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都会聚集北京,吉祥物福娃用自己的可爱形象向全世界表达了心声:“北京欢迎你”。123
小组讨论:假如你有机会到北京观看奥运会,你认为你应该怎样欢迎这些异国宾客?(学好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介绍祖国的美丽河山和优良传统,当个尽职的主人)
二、新课教学:
1.世界的语言
⑴提问导入
对于世界的语言你了解多少呢?
指导学生阅读:请学生阅读书本p74“阅读材料”
教师总结: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世界六种主要的语言使用人数多,又是联合国确定的工作用语。
板书:一、世界主要的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发音竞赛活动:
六种主要语言的发音“我爱地理”,请大家尝试模仿发音
[学情预设]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和汉语基础,因此这2种发音好比较能发音准确,其他4种语言学生应该会积极模仿,同时气氛轻松愉快。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六中主要语言发音“我爱地理”,让小组之间模仿发音竞赛,最后让学生集体朗读“我爱地理”“i like geography”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切身的发音练习体会,加深对世界主要语言差异的了解。
[知识链接]据《语言与学语言交际手段指南》,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5 651种(公认的独立语言有4 200种)。使用各种语言的人数占世界总人数的比例:汉语25%、英语8.4%、俄语5.7%、西班牙语4.8%、阿拉伯语2.7%、法语1.6%。
⑶指导读图,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根据图4.1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回答这六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小组负责调查两种语言分布地区。)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各种主要语言分布地区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⑷创设问题,小组讨论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旅游者到哪几个国家旅游,语言障碍会相对少一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汉语除了分布在我国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地图,加深了解汉语的使用范围广。并且让学生了解华侨和华人无论到哪都和祖国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知识链接]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新加坡现有华侨华人240余万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7%(1997年全国总人口310万)。
⑸热爱汉语,推广普通话
我们的母语汉语不仅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汉语和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优美的语言和文字之一。请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语言!推广普通话。
[知识链接]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xx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教师承转: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宗教信仰上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2.世界的三大宗教
⑴创设问题
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宗教呢?
图片展示:“上帝创造亚当”
阐述: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旨意”。世界上的宗教种类有很多,影响最大的有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板书:二、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⑵指导读图,对比归纳
指导学生读图4.15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
学生对比图片、归纳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差异123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读图判断练习(课件演示多组宗教建筑图片,学生判断所属宗教,小组抢答)
⑶角色扮演活动
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请各小组学生讨论确定主题
三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两个代表扮演所探究的宗教的信徒,介绍所代表宗教的文化差异
材料准备:圣经、十字架;古兰经、白帽;佛经、佛珠
[学情预设]学生在课前有收集过资料,还有平时电影节目中的部分情景,学生对三大宗教的文化差异有一定的印象,学生应该会主动参与活动中,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课堂的互动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探究,有利于把三大宗教的书面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记忆。
[知识链接]基督教信仰耶稣,赞美:“阿门”,手势:胸前划十字。伊斯兰教信仰穆罕默德,赞美:“赞颂主者,主必闻之”,手势:直立并抬起双手。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赞美:“南无阿弥陀佛”,手势:双手合十。
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当小组学生代表描述完三宗教的文化特色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阅读p76各大宗教的产生地以及主要分布地区,配合课件演示系统阐述知识点。
⑷世界的三大宗教小结:
课件演示:世界的三大宗教对比表格:
宗教 产生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教师承转: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所以大家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三、师生回顾
师生交流: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世界的语言是丰富多种的,主要有六种语言,使用人数既多,又是联合国工作用语。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四、课后思考
1.唐僧去西天取的哪种宗教的经?
2.你能说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吗?
3.请举例说出3、4个国家或民族的宗教信仰吗?
五、结束语
最后,请允许我用世界最甜美的语言来给这堂课划上句号——“谢谢大家!”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主要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二、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创设问题难度适中结合实际,让小组成员可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世界主要的语言部分,通过“我爱地理”的6种语言发音模拟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世界三大宗教的部分,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信徒,阐述各大宗教的建筑差异、文化特色、分布地区等,把书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知识的记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303.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