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非洲的知识框架|亚洲和非洲知识要点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东亚

位置

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有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五个国家

地形

多高原和山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许多大河自西往东流入太平洋,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气候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亚洲中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居民

东亚、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北亚、中亚、西亚地区人口稀疏。居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就民族而论,中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

经济

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绝大多数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农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西亚国家依靠石油经济获得发展,如沙特阿拉伯。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日本

位置

是东亚,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岛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自北向南),地狭人稠。

地形

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境内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的地方。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气候

属季风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资源

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大部分矿产资源需要进口。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为65%。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丰富

经济特点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属"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因本国自然资源缺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峡长地带。主要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和北九州工业区。   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水稻是日本主要的农作物。北海道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点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以兼有东西文化的特点

二、东南亚

位 置

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亚、欧、非向东航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

地 区

地 形

气 候

中南半岛

位于我国南部,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势。这些河流在下游冲积成肥沃的平原,而且人口稠密。河流――湄公河,这些平原成为东南亚发达的农区。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

群岛上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平原狭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人 种123

华 侨

黄色人种

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1600万人以上

主要农产和矿产

物 产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物 产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稻 米

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如;缅甸、泰国、越南

橡 胶

泰国

棕 油

马来西亚

椰 子

菲律宾

蕉 麻

菲律宾

锡矿砂

马来西亚

石油

印度尼西亚

三、南亚与印度

地形区

特 点

北部山地

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成为崎岖而狭长的山地

中部平原

恒河平原,平原面积广大

南部高原

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其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气候类型

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6-10月盛行西南季风,从海洋吹响陆地,为雨季;11月-次年5 月盛行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旱季

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的年份西南和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中,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造成农作物产量不稳定。所以取决于西南季风

人 口

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人 种

大部分属白色人种

宗 教

是佛教的发源地,现在大多数人居民信仰印度教

作 物

分布地区

自然条件

水 稻

东北和半岛东西侧沿海地区

降水充足

小 麦

国土北部

水源充足,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 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火山岩风化而成的黑土区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气候温湿,水源充足

地区

资源条件

工业中心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等矿和黄麻

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第二大海港

西部沿海

棉花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中部地区

信息中心

印度是第二软件大国,班加罗尔是信息技术中心

四、西亚

两 洋

三 洲

五 海

海峡、运河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的位置

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

沟通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石油通道;苏伊士运河是联系大西洋和印并洋的重要运河

地 形 特 征

主 要 高 原

主 要 平 原

陆 地 最 低 处

以高原为主

伊朗高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其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

分 布

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产油国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

油田特点

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

石油输出路线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国

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美国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及东亚各国

畜牧业

传统的经济部门。畜产品有安卡拉羊毛和紫羔皮等

灌溉农业

海水淡化,最大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同时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等节水农业

人 种

民 族

信 仰

白色人种

阿拉伯人

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城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

以高原为主。在东部高原上有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在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123

气候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高,干燥区面积广。共有6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程对称分布。其中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地区。

河湖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水量很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资源

①矿产资源: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们。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②动植物资源:热带雨林中的檀木、花梨木等是珍贵的树种,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是非洲特有的珍奇的动物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各地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许多国家现在粮食还不能自给

人种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人的故乡"之称

政治地图的变化

本区先后在二战前被瓜分,直到二战后纷纷独立,现在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一洲。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本区各国独立后,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工初级产品,形成单一经济结构,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现在,这此国家也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多样性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加强邻国间或区域性经济合作,振兴本国经济,发展民族经济。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276.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