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集体教学设计】第一册融入新集体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课时
进入中学,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将度过三年的中学生活,作为新生,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也是我们适应中学生活的一个方面。
在我们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集体的魅力和力量。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的集体,现在我就将这个大的集体分解成两个小的集体,也就是两个小组:太阳组和月亮组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在比赛中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道具:小黑板——在小黑板上画出太阳组的组徽: 月亮组的组徽: )
这个比赛由两个项目组成,我们的第一个比赛项目,名称为“众志成城”。
比赛1:“众志成城”
大家可以看到,我已经在地上画了两个正方形,我们的同学也分成了两组,现在我来宣读“众志成城”这个比赛的规则:每位同学可以用任何的方式进入指定的正方形,(太阳组的同学进入有太阳标示的正方形,月亮组的同学进入有月亮标示的正方形)但不可脚踏正方形外,要求全部同学都在正方形内。先完成比赛任务的小组获胜。(限时5分钟)
(活动目的:培养同学们通力合作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在一个集体中,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可以众志成城。)
比赛结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比赛后的感受。(每个小组派几位代表接受采访,谈谈比赛的过程及胜败的原因。——由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或事先安排几位同学)
比赛2:“冲出包围圈”
我们的第二个比赛项目,名称为“冲出包围圈”。
比赛规则:从每一组选出一位同学为接应者,该组其余的同学分成两个队,一队为包围者,一队为突围组。两个战场同时开始。两组的包围队的成员分别手臂相勾围成两个圆圈,形成包围状,(太阳组的突围队进入月亮组的包围圈,月亮组的突围队进入太阳组的包围圈),突围队的成员单兵作战,想办法闯出圈外;而阻挡者(包围队)则共同阻挡突围者闯出。每位闯出重围的队员从接应的队员手中得到“武器”(彩色粉笔),跑到约10米外老师事前放置的小黑板处,在各自的组徽下面画上太阳和月亮两种标示,才算完成任务。(注意:只画出一个标示也不算完成任务,必须每个队员画两个。)最后我们将分别数出所画的标示组数,以数量多少论成败。(限时5分钟)
(活动目的:感受集体团结的重要)
(附:此项比赛中,只发给太阳组的接应队员红色的粉笔,发给月亮组的接应队员黄色的粉笔,让队员们在活动中想办法,通过和另外一组的队员协商交流来完成最后画徽标的任务,让他们更进一步的去感受集体生活,体会合作精神。)
在此项比赛结束后,同样请同学们来谈谈体会,说一说成败的原因,看一看我们班的同学是否团结,想一想怎样做才能取得胜利。
教师小结: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团结的力量就是凝聚力,建设我们的班级就需要这种凝聚力,正如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沙漠里一样,也没有哪一位同学愿意生活在一个一盘散沙的集体里,我们需要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真诚的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们今天的比赛,记住我们从比赛中感受到的一点一滴,同心协力,建设我们的班集体,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27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