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_《江城子 密州出猎》创新人教九上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难点:

1、学会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通过扩展阅读试着走近诗人,学会评价诗人。

主要教学过程:朗读—品味—扩展

序曲:讲到词我们不能讲到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总在历代壮土耳边回响。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今天我们要学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第一教学板块:初读,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下面几个的字音

擎   貂   裘    骑    酣    鬓      妨    遣

2、学生自由读注释,然后指名读出学生自己觉得先前最不懂的一个注释,每人限读一个。

教师特别强调三个典故:①亲射虎,看孙狼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③西北望,射天狼

3、指名学生试译全词

4、生齐读词,读一句,师译一句,尽量达到意思明白音韵和谐,全词翻译如下:青春朝气在我老汉胸中激荡,

         左手牵着猎狗毛色褐黄,

         右手举着的猎鹰羽片青苍。

         锦帽皮髦多么威风

         指挥骑士驰骋山冈

         大伙儿追随使人感动 

         我要亲手射杀那猛虎

         重现那孙权的豪壮

       

 酒酣气盛神足气壮

         鬓角白发飞扬

         又有何妨?

         我是汉代的云中太守,

         朝廷的任命不能使我失望

         将大弓拉得像一轮圆月

         箭头指向西北方向

我要射落那凶残的天狼

5、反过来,教师读,学生译

第二教学板块:品味

1、朗读,品味词的音韵美,

教师范读,韵脚标记,男女生反复分组,读出韵味。

2、添读,品味词的画面美:

①在刚才译诗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想象,用现代文将你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描摹出来。

师举例:如“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这样描述

树林很密,草儿正旺,一群人马,奔的奔,跑的跑,喊的喊,夕阳下,一个个汗流满面,头发也变得乱蓬蓬的,马蹄声和叫喊声震荡着山野,草儿也被踏得七零八落,有的树也在不在意中挂了点彩、、、、、、、

②学生任选句子或段落进行想象描述。

3、品读,体味词的情感美

词中一个狂字总括了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

下面咱们就文中内容找写狂态的语句,体味那种狂情找出来后就用“狂在、、、、、”说话。

学生寻找,说法可能如下:

狂在左举黄,右擎苍

狂在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12

狂在亲射虎,看孙狼

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

狂在鬓微霜,又何妨

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

狂在西北望,射天狼

  小结:总而言之,全词音调高亢,感情充沛,充满着一股不可遏止的豪情。

第三个教学板块:扩展

诗人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完成了自我形象的塑造,他年岁虽大,却富有少年人的狂兴,他有昂扬的风姿,更有高超的本领,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丈夫,在这里,我们再读一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读完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老师对内容可有作点拔后要求学生概括苏轼形象。

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

他是一位有铮铮着铁骨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3148.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