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学设计】《谈生命》教学案例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谈生命》教学案例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背景  

  《谈生命》一文兼具感性化和理性化特点。就前者而言,“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过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本文作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点。以后者而论,文章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生命历程中的艰难与幸福的辨证法,揭示了宇宙生命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文章哲理意味、理性精神的表现。就理性化而言,作者提炼出的深刻哲理主要集中在最后一部分,这些句子是文学大师冰心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是对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宇宙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考虑到教师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不同,万不可越俎代庖,把教学参考中的有关生命的本质与规律灌输给学生或只让学生机械的背诵这些警句。  

《新课标》中也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主旨句、主题句和精警语句自主评点,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感悟,并进行写作的训练,感受并借鉴这种人生态度,加强生命体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案例描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文章有了整体性的认识,那么,文章的最后一段(层)在全文结构上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生思考讨论)  

  生1:从结构方面说,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师:对,由于文章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所以最后一段具有作结论的性质。  

  生2:从表达主题方面来说,这一段全是议论,不同于前面的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提炼出了深刻的哲理,具有阐明文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师:好,本段中有很多语句含义深刻隽永,是文学大师冰心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是对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宇宙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试找出来,认真品读,谈谈你的理解。  

  二、学生自主感悟  

  方法:采用评点式读书方法。  

  要求: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在句子旁边写出感悟。(教师巡视。)  

  三、学生交流所感所悟  

  生1:我评点的是“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一句话使我想起了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因为生命中的痛苦挫折磨练了我们,使我们更好的生存发展。  

  师:很好,能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生2:我评点的也是这一句。生命就像一杯热咖啡,有苦也有甜,在我们快乐的时候不能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在我们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不能自拔。生命是多彩的,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我们不应对此怨恨,应该感谢它们,能从中得到生活的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  

  师: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谁再来谈谈?  

  生3:我评点的是“在宇宙的大生命中……进化运行”。对于茫茫的宇宙来说,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虽然渺小,但滴水可以汇成江河,我们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装点星空,我们不可自大,我们更不能小视自己。  123

  师:是的,我们不能小视自己,应相信自己,只要不断的努力,就可以装点星空。  

  生4:我评点的是:“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中的“江流入海”“种子长成大树”,告诉我们人的生命都有尽头,人的生命不断壮大。  

师:你准确的把握了“江流”和“种子”的比喻含义,很好,但是,不足的是忽视了“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两句话。你把这几句连在一起再想想看。  

生4: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师:你的悟性极高,继续努力!  

生5:我评点的也是这一句。江流的生命意义在于流动,奔流入海;种子的生命意义在于生长,成为大树。那么人的生命呢?人的生命更需要生长,更需要打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体现生命的活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人生存的价值;因为如此,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暗淡无光!  

师:很好,不仅能从句子的本身意义说起,更注意到了它的深层含义。  

生6:我评点的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我们不应退缩,而应把这些困难视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从困难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而当我们再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就会有更大的把握来战胜困难,那么我们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力量,来造就美丽的人生。  

  师:我们的人生因愈挫而愈勇,因坎坷而坚强。因坚强而美丽。  

  师:还有别处吗?  

生7:我评点的是“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快乐给人带来的是兴奋,但苦痛也是一笔财富。韩信忍受跨下之辱。勾践被俘虏之后为夫差尝粪便,驾马车。这都是有辱人自尊心的,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而是从苦痛中奋起,成为了大勇,原来苦痛之后也会呈现美丽景象。  

  (学生不由自主鼓掌)  

 师:最好的东西要留在心底,不断地回味,它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更大的指导意义,让我们铭记那些给我们启示最深的语句。(生背)  

  师小结:今天我们跟随冰心老人一起经历了一次生命的历程,让我们懂得了,生命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顺境也有逆境。在顺境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逆境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只有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才能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四、课堂练笔,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师: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多姿多彩。有云淡风轻,也有阴霾蔽日;有温馨浪漫的欢乐,也有刻骨铭心的苦痛……冰心老人认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学生展示:  

  生1:生命是一粒种子,坚强地萌发,倔强地生长。  

  生2:生命是一本书,丰富而有内涵。  

  生3: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4: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5:生命是一场春雨,出来就蓬勃,悄悄地滋润万物。  

  生6:生命是—张白纸,靠我们用双手去涂抹斑斓的图画。  123

  生7: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生8: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把握了生命的规律与本质,也获得了对生命独特的情感体验。恩格斯说,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最后愿同学们在生命的长河中,鼓起奋发向上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谢谢同学们,下课!  

  五、(作业)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你遭受到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对这些,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恰当地用上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富有哲理的精警之句,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教学反思】  

1、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哲理散文,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主旨的目的。评点式学习方法的运用无疑是一润滑剂,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联系个人感受,进行独立思考和领悟。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3、注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互相启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了师生的精神世界,丰富了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讲练结合,在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语文学科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容量过小、教学的节奏感较慢、缺少朗诵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3146.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