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个综合性]《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九下3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 韩宗秀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二,出示文字:展开讨论
金钱是什么呢?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老百姓说:“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也都离不开钱。你认为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金钱呢?
三,如今,在我们的周围,有钱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多,大家支配手中的零花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如下的观念:
1、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要潇洒走一回;
2、潇洒就是派头,谁的派头大,谁就最潇洒;
3、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对我来说早已过时;
4、今日有钱今日就花个痛快,玩个够;
5、向大人要钱理所当然;
6、不会用钱是傻瓜,是枉度人生;
7、我对生活追求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广告走,追求时尚是我的目标;
8、名牌是身份的标志,着名牌够气派。
四,货币产生的原因:商品交易的需要
五,了解钱的别称:
钱在战国时期称“泉” ,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
西汉时,有人把邓通作为钱的别称。邓通是汉文帝刘恒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铸钱,因而邓通钱遍布天下。邓通成为钱的别称。
西晋时期,钱又被称为“阿堵物”。
六,看各类图片,了解各种古钱币。
七,百姓说金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
瞎子见钱眼睛开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金钱如粪土
钱财乃身外之物
八,成语中的钱
纸醉金迷 爱财如命 财大气粗 惟利是图 贪得无厌
九,众说纷纭话金钱
名人说金钱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马克思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是更加悲哀
——列夫 ·托尔斯泰
黄金是全部文明生活的灵魂,它既可以把一切归结为它自己,又可以将将自己转变成一切——塞缪尔·巴特勒
十,看图片和关于金钱的小故事
十一,学生谈自己的金钱观。播放迟志强的《钞票
铁 窗 泪(歌词)
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钞票,人人对你少不了,钱哪,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面对闪光的钞票,多少人儿去动脑,有人为你愁眉苦脸,有人为你哈哈大笑,东奔又西跑,点头又哈腰,钞票,你的威风真不小,钱哪,你把多少人迷住了!
看那诱人的钞票,在我眼前闪耀,姑娘为你走错了路,小伙子为你受改造,只因为被你迷住了心窍,钞票,让人悲伤又苦恼,钱哪,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
人人都需要钞票,赚钱也要走正道,不要一心只为了钱,被它牵着鼻子跑,满脑子铜臭,你就会摔交,钞票,生活之中不能少,钱哪,不要把它看成宝中宝。 12
结语可引用了美国作家霍桑的一段话:
金钱并非像平常说的那样是万恶之源。而对金钱的贪图,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
——霍桑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3064.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详细阅读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详细阅读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