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人教九上5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胡川

一、教学目标  

1、文言词汇积累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3.欣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4.明白故事的寓意,落实其德育目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①买椟还珠②守株待兔③自相矛盾④滥竽充数⑤郑人买履⑥狐假虎威  

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处〗《韩非子·五蠹》  

③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  

④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  

⑤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出处〗《战国策·楚策一》  

这些生动、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是谁创作的呢?他就是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的、并被称为中国人的智慧大师的——韩非子。  

二、介绍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韩非子特别喜欢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秦国臣相李斯和韩非子是同学,李斯自以为不如非。据说秦始皇看到韩非子的《五蠹》、《孤愤》,慨叹“若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今天,让我们怀着对韩非的深深敬意,学习他的别一篇历史寓言故事《扁鹊见蔡桓公》,看看这位智慧的大师又向我们讲述什么样的生动故事,阐明什么样的深刻道理。

三、导学课文  

1.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字词疏通。  

见:  治:  肌肤:  悦:  我发现:可以用组词法来解释  

走:  是以:      我发现:可以用迁移法来解释  

还:汤:齐:      我发现:可还原本字来解释  

君:复:使:      我发现;可以用同义词来解释  

益:居:深:故:及:属:索:遂:我发现:结合语境来解释  

3.重点语句翻译与复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课文内容理解  

①课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扁鹊、蔡桓公。一共写了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关键词:居十日 桓公的病发展变化的关键词: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因此,我们得出桓公的病是每况愈下,渐入膏肓。  

②治病和反治病的过程,塑造了桓公这样一个固执、骄横自信、残暴的君主形象;塑造出扁鹊这样一个医术高明热心、及时行医,机智避祸的形象。  

5.文章的寓意  

①韩非子只是在说“病”吗?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桓公得的病是绝症吗?桓公必须死吗?      不是,小病变成大病: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是,性格上注定了桓公必死无疑: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批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  12

③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安排决定了文章的主旨指向。  

四、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练习。  

第二课时  

形式:微型讲座  

《扁鹊见蔡桓公》艺术特色赏析  

   《扁鹊见蔡桓公》是中学语文学习古文的第一篇。人们读来总是兴味盎然,百读不厌,越嚼越有味,历久不衰。这篇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其魅力不仅在于故事精彩动听,寓意深刻;而且在于其艺术手法十分精彩。现就其故事、悬念与意蕴等三方面作些简析,以供鉴赏。  

    故事——尺幅兴波,娓娓动听  

    《扁鹊见蔡桓公》全文不满200字,但却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头有尾,有人物有情节,而且人物形象鲜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起伏跌宕,曲折含蓄,意蕴隽永。作者在描述人物时不仅写了人物的语言、行动,而且还写了人物的神情、内心活动。比如,蔡桓公的“不悦”等等,使得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叙述故事则有始有终,情节完整有序:开端——扁鹊断病,桓公拒医;发展——再三忠告,桓公不悦;高潮——最后警告,病入膏肓;结局——扁鹊逃秦,桓公病亡。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层层铺垫,步步发展;先蓄势,后突转——扁鹊前三次见桓公为“铺垫”,这是“蓄势”;第四次见时,“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公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此乃“突转”。整个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桓公之死看似意料之外,而仔细分析又全在情理之中。文章虽短小,却能尺幅兴波,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言简意丰;故事性极强,兴味盎然,让人读来觉得十分有嚼头,确实妙不可言。  

    悬念——波澜迭生,引人入胜  

    故事开篇,写“扁鹊见蔡桓公”时,扁鹊便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指出“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却一口拒“医”于千里之外,说:“寡人无疾。”这是怎么回事?扁鹊的判断正确吗?桓公何以如此断然地说“不”呢?篇首仅一个长句就别开生面地给读者设置耐人寻味的“悬念”,紧紧地吸引着你的眼球,让你欲罢不能,有种先睹为快的愿望产生。紧接着写桓公在扁鹊走后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由此可见他拒医是认为扁鹊是为表功说他有病的。那么,他到底有没有“病”呢?如此一来,扁鹊还会替他治病吗?假如会,桓公又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篇古代寓言妙趣横生、摇曳多姿、韵味无穷,深受人们的青睐,历久不衰,不与开篇连连设置“悬念”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  

    意蕴——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读了这则寓言,人们往往掩卷沉思:桓公不听忠告,讳疾忌医说明了什么?桓公之死又给了人们什么启迪呢?桓公的病从小到大,自轻转重,由表及里,最后竟酿成病入骨髓、白白地断送了性命的大祸,这里面蕴涵着些什么道理?从故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有益的经验教训呢?……故事意蕴丰厚,寓意隽永,洋溢着思辨与哲理的色彩。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所在,又是其魅力所在。  

(讲座材料来源:网上转载)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896.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