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实录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流程】
一、【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学生议论纷纷,甚至有夸张流口水声的。
【师】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叫——(学生齐答:荔枝)。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
【学生】大笑: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荔枝!(特别是几个男生)
【师】(看见荔枝干,灵机一动)我今天荔枝没有,但荔枝干有,给几位同学尝尝,告诉我们荔枝干有什么特色,这和你看见的荔枝图片有什么不同?
把荔枝分给几个比较活跃和几个不太活跃的同学。
【丁铭铭】不用给我了,其实我是吃过荔枝的。我来说吧!
【师】我们丁铭铭突然想起吃过荔枝,那么就由他来介绍一下,大家仔细听了!(全班笑)
【丁铭铭】荔枝有一层外壳,是红色的,壳上面有突起物,壳上有一层膜,里面的肉很白,然后里面有一个核,荔枝上面有很多水!
【师】什么上面有很多水?
【丁铭铭】壳上啊,买来的时候就有很多水。就这样,没有了。
(全班笑)
【童杰】方老师,我有意见。
【师】示意其发表。
【童杰】首先我觉得丁铭铭说的不够准确。他说荔枝壳师红色的,其实还有绿色的。第二,他说的时候一点味道也没有。荔枝的图片那么美,我觉得课文中讲的比较好。里面有一句:“瓤肉莹白如白雪”那才叫一语中的。
(全班鼓掌)
二、课文分析
【师】童杰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是一篇说明文,或者可以称为——
【学生】科学小品。
【师】对了,童杰已经初初比较丁铭铭的介绍和贾祖璋对荔枝介绍的不同,那么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如何评价说明文呢?
【胡泽东】说明文就是说明文,有什么好评价的。
【师】说明文这种文体,大家以前都接触过,还有同学记得么?
【沈海波】《中国石拱桥》
【叶能】《祖国的大豆》、《隆冬话竹》等。方老师,我觉得说明文说理性很强,又具有科学性。还是很有味道的。
【胡泽东】可是我就觉得说明文很单调,干巴巴的,枯燥乏味。没什么好上的。
【许燕萍】我觉得一般的说明文就像丁铭铭介绍荔枝那样的无趣,让人一点食欲也没有了。但今天要上的课文却还是很不错的。
【师】当然,这同样是一篇如假包换的说明文,但为什么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或者说,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说明文一向单调乏味的状态?
【许燕萍】如童杰说的那样,课文介绍的时候用了很多诗句。什么“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什么“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等。
【师】说的很好,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典故。我们学过很多种说明方法,掰着指头数一数,总共学过哪些?
【学生】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
【朱明敏】方老师,打比方和比喻是不是一样的?
【师】朱明敏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帮他解决么?
【高鑫枫】这个我知道的。打比方是说明方法,而比喻是修辞方法。
【师】很好。那么多是说明方法在我们这篇课文当中大放异彩的是那一种?
【学生】引用喽。1234
【师】对。就是引用。下面就请各位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在下面划上横线或者波浪线。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其作用。(约4分钟)
小组(1)金祥、方佳恩、金锋华、许燕萍
【金锋华】方老师,我们全部找了一遍。需要说一下么?
【师】很好,你可以把找到的说出来。
【金锋华】1.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2.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3.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4.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5. 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6. 荔枝十花一子。
7. 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8.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9.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10.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金祥】还有一句。“南州六月荔枝丹”。
【金锋华】我们组最喜欢第一句。因为刚才丁铭铭介绍荔枝的时候很单调,但白居易《荔枝图序》说的,却让人馋涎欲滴。而且非常的形象。放在文中,不仅贯穿全文的介绍,让人情不自禁往下看。
小组(2)金灵杰、卫梦昭、陈玲、张佳丹
【陈玲】我们组最喜欢标题。一句诗七个字,但是却讲了很多东西:时间、地点、事物、颜色。简洁明了,符合议论文的特色。而且用诗句作标题,让原来枯燥的议论文显出一丝幽雅感。
【师】多了一丝文学意味,所以感觉幽雅,分析的相当合适。
小组(3)陈飞丹、朱燕华、郑金波、沈海波
【郑金波】我们组觉得“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运用的很好,因为这不仅补充说明了白居易诗句中提及的荔枝不耐贮藏,还说明了古代封建君主穷奢极欲,民不聊生。
【师】非常好,你们其实已经很好理解了两个诗句的作用。
小组(4)朱伟刚、熊燕、施润、谢超锋
【朱伟刚】我们认为最后苏轼的诗句运用的也很不错。不仅说明了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也表达了我们应该更好的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生产。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吃到荔枝了。
【师】很好。我发觉大家讨论的都很深入。由于时间关系,接下去的诗句就请同学们结合幻灯片一起来分析。
幻灯片一:丰收季节的荔枝林,并配以字幕:“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学生】说明荔枝多、颜色非常的艳丽。
幻灯片二:荔枝的壳和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学生】这说明荔枝膜的颜色非常的柔美,非常轻盈。
【师】那么宋徽宗和和文征明的诗句及《三山志》引文呢?
【葛秋娇】我觉得这只是为了说明荔枝移植很困难而已。如果作者直接说,荔枝移植很困难,或许我看过也就算了,可他引用了古诗文,我就觉得看上去有意思多了。
【师】大家的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非常棒!我现在可以很轻松地对引用的作用作一个小结:这些引用确凿可信,并且极富有韵味,给原本单调的说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三、信息筛选
  【师】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通读全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有的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引用的作用分析过了,有的还没有分析,但信息点也比较明显。请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将其用“——”串成一条直线,写在课前请大家准备好的白纸上,字写认真些,写大些。 1234
请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历时最短的三位同学决出之后,我们将投影他们的阅读成果,由同学们评出一名“阅读能手”,他将得到由老师我个人赞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饱口福。
最先举手的三名:张岳东、叶能、楼佳杰
【师】好,陈汀、叶能、楼佳杰三位同学脱颖而出(学生笑)。我呢,首先奉上荔枝若干(学生笑),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位同学的更好一点。或者我们从比较中得出最佳答案。
【张岳东】质疑——壳——色——形状——大小与重量——膜——肉——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
【叶能】引文——壳——色——外形——大小——膜——肉——贮藏——核——花——历史——载书——产地——发展
【楼佳杰】疑——外壳——色——形——大小与重量——膜——肉——藏——核——花期——产地——种类——移植——发展
【最终讨论答案】质疑——外壳——颜色——果形——大小及重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品种(图谱)——移植——发展前景
【师】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概括(幻灯片)
                   形态    外壳
                           颜色
荔枝的生态            形体
                           大小
                           膜
                           肉
                   果实    贮运
                           核
                           花
                  产地
                  品种
     荔枝的生产   移植
                  发展1234
【师】我发觉,其实同学们概括的比我好的多。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我这个图表中发现一个规律?
【郭炯杰】这个很简单,比如说明荔枝的生态的时候是由表到里。现说果实的外部形态,再说果实的内部构造的。在说明果实的内部构造的时候,又是由外到内的。
【师】很好,我补充一点:从全文来看本文的说明顺序又是先主后次的。先讲荔枝的生态,再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核建议。阅读说明文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把握其说明顺序。
(下课铃声响起。)
【师】已经下课了。给大家布置三个作业。
     1.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2.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3.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生命的旋律”这一章节的数篇科学小品,(包括《螳螂猎食》、《天鹅》、《葵与向日葵》、《马铃薯》),体会其科学性、文学性。
好,下课!
四、【课后补记】(学生的缩写)
    下面摘录了几位同学的缩写,较有代表性。
【陈玲】荔枝是我国中药的蜜源植物。花期再二到四月,成熟期以七月为盛。
        荔枝的形状多变,直径约三四厘米,重量在十到二十克左右,不耐贮藏,属亚热带果树,北限低。
        荔枝壳表面有一层龟裂片,上有片峰,呈深红徽紫色。内有白色薄膜,肉呈白色半透明。味甜宜生食,种子长圆形,面光棕褐色。
【方佳恩】荔枝壳粗糙,肉滑、雪白。外壳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大笑约直径三思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呈心脏形、软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小。荔枝不耐贮藏,核就是种子。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特产。属于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应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荔枝生产。
【楼佳杰】荔枝壳是粗糙的,上面有许多的龟裂片。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红色或紫色。七月是荔枝的盛期。荔枝是心脏形、软形或圆形的。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其壳内有一层膜。荔枝的肉大多数是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荔枝不耐贮藏,在1℃—5℃可贮藏30天左右。荔枝的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有许多种荔枝。荔枝性喜温暖,在我国荔枝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
【金锋华】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荔枝呈心脏形、软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荔枝大笑,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荔枝壳内有紧贴内壁的白色薄膜。它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而且它不耐贮藏。它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荔枝品种为绿色。荔枝的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荔枝原产于我国。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讲荔枝的书籍和文章。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建是它生长的北限。但随着科学发展,荔枝北移也许是可能的。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580.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