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至七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常德澧县城关中学   余惠玲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⑴ 我欲乘风归去,              ,                 。                                                                                        ⑵ 知否?知否?                    。⑶《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这句诗比喻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                。⑷《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语句是               ,                   。     ⑸《捕蛇者说》表达作者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但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的一句是                          。                  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诗人迫不急待、归心似箭心境的句子是:                ,                。⑺《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⑻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用《论语》中的话说是:               ,                。12345672.古诗赏析。(2分)《使至塞上》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它为什么会被人传诵千古?                                                                                                                                                                3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4. 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以下问题: ① 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2分)a                             b                                     ②请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那里?(2分)
                                                                          5.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3分)1234567     a“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的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b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c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得很。d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e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句应改为                                               句应改为                                                   句应改为                                          6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2分) ①                     ②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二、内阅读。(20分)                       (一)(11分)〔众茶客静默了一阵之后,开始议论纷纷。〕茶客甲  谭嗣同是谁?茶客乙  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茶客丙  这两三个月了,有些做官的,念书的.乱折腾乱闹.咱们怎能知道他们捣的什么鬼呀!茶客丁  得!不管怎么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姓谭的,还有那个康有为,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心眼多毒!茶客丙  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茶客丁  那总比没有强啊!好死不如赖活着,叫我去自己谋生,非死不可!王利发  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       〔大家安静下来,都又各谈各的事〕庞太监  (已坐下)怎么说?一个乡下丫头,要二百两银子?刘麻子  (侍立)乡下人,可长得俊呀!带进城来,好好她一打扮、调教,准保是又好看,又有规矩!我给您办事,比给我亲爸爸做事都更尽心,一丝一毫不能马虎!7.本剧的作者是有“             ”之称的     先生.他的这部   剧被外国人誉为“                 ”。(2分)8.括号里的话在剧本中称           ,它和           一起组成剧本的主要内容。(2分)        9.给本段内容列个小标题。(1分) 10.文中茶客提到的谭嗣同是谁?他被杀前曾在狱中写下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迹,其中有名的两句是什么?(2分)                                                                                                                                                        11.从众茶客们对“国事”的议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分)                                                                            12.请结合前文内容,说说刘麻子在给庞太监买妻上做了哪些手脚?你觉得刘麻子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二)(9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本心。13.解释加点的词。(2分)    万钟于我                     一  豆  羹              由是则生                     穷乏者得我            14.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将第一段分为三个层次,用“‖”在原文中标出.(2分)16.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以“             ”比喻生与义,并指出“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       ,“所恶有甚于死者”就是       。(3分) 1234567三、外阅读。(24分)(一)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10分)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         ,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太空上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了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长城并不会因为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科学观念。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17.文中说“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3分)   依据一:                                                                     依据二:                                                                     1234567
       依据三:                                                                   1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说明了                            。(3分)19.下面说法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a.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并不会使长城变得不伟大。b.“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说法是谬误,宣传这种谬误会对人们的科学观念产生负面影响。c.人们对于“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错误传言深信不疑,可见在科学上不能有爱国精神。d.对于“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的问题,杨利伟作出了否定回答,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20.请为本文第二段中的空缺处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   ),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分)                           a.普通人         b.仅凭肉眼         c.不管如何 二)摆 渡 自 己(12分)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1234567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迭迭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⒒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有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12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21.第④段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其含义是什么?(2分)                                                                                                                                                                           22.第⑤段引述史铁生的故事,他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1分)                                                                                         23.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1分)                                                                                       24.第⒒段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蹂躏”的意思是           。(2分)25.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2分)                                                                                                                                                                                26.本文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可分为四个部分。试根据提示,归纳各部分的意思。(4分)   第①-④段:                                                             第⑤-⑦段:                                                                 第⑧-⒒段:                                                             第12段:                                                            27.纵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 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勇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1234567(四)作文训练。(50分)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读”的话题内涵很丰富,外延很广泛。我们可以记叙“读”的生活,抒写“读”的情趣;可以品读名著,领略那无限风光;可以畅谈体会,感受“读”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可以从“读”中丰富知识,从“读”中拓展视野,从“读”中启迪智慧,从“读”中感悟人生……“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之外,还可以引申为“观察”、“欣赏”“体味”“探究”。无论是写它的本义还是引申义,只要涉及“读”的话题就行。  
[参考答案:1.略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画面开阔,写景壮观,意境雄浑而深沉。(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3.略  4.①a服用   b信服,承认    ②抓住“服”的不同含义,写出“口服”“心服”的关系,把它们单独使用,新颖别致。  5.b句应改为: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c句应改为:去掉“非常”或“得很”。  d句应改为:去掉“通过”或 “使”。6.《聊斋志异》、《三国演义》。7.人民艺术家   老舍  话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8.舞台提示,人物台词(人物语言), 9.众茶客对话谈国事  10.谭嗣同是当时维新变法的参与者之一,变法失败后被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百姓们对维新变法不了解,维新变法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维新变法没有群众基础,必然会失败。) 12.刘麻子跟康六说只卖十两银子,但却向庞太监要二百两银子,从中谋取暴利。 是个心狠手辣,两面三刀,虚伪势利的庸俗小人。13.优厚的俸禄  汤  由于这个原因  通“德”,感激  14.略 15.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至“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至段末。 16.鱼和熊掌   义   不义17.依据一: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依据二: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依据三:长城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意思对即可) 18.作比较、列数字,说明了在太空中是不可能看到长城的。19.c   20.b,理由:“仅凭肉眼”对“看”的含义作了明确的限制,避免了歧义。(言之有理即可,)21.比喻(或形象)的说法   找到一种拯救自己的方法。 22.以写作(或创作)的方式活下去(或拯救自己)。 23.指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挫折。 24.“它”指代“阴风晦雨”。  “蹂躏”意为践踏、破坏。 25.寻找拯救自己的方法在于自信,在于不丧失成功的希望;“常常”是指一般情况下,但不绝对,因为也会有自己不能主宰的时候。 26.①提出论题 ②引用典型事例,论述在重大打击面前应勇于战胜苦难 ③进一步举例说明在小的挫折面前,也要善于摆渡自己 ④归纳小结,指出摆渡自己的方法掌握在自己手里。 27.d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1908.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