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英文_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

九年级历史教案 2016-0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苏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背景、措施、成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诞生的具体条件、人民民主国家的概念以及这些国家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

通过对本课有关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分析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通过对苏联反法西斯的胜利和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新中国的成立是十月革命后的重大事件,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战后初期的苏联。

难点: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苏联在二战中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苏联人民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却不能不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士,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1.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损失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表和柱状图等形式展示二战期间苏联各方面的损失。

由此可见,战后初期苏联人民的重要任务就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夏和发展国民经济。

2.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及时地把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和平的经济建设。苏联政府一面大规模地复员军队,一面对国家机关进行职能和结构上的调整,如撤销战时最高权力机构国防委员会,把许多军工部门改组成民用工业部门,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为了切实完成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工作,苏联制定和实施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重建家园,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此,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积极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下面分几个方面看看苏联人民取得的振兴经济的巨大成绩。

在工业战线上,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例如:顿巴斯煤矿的工人排除了6.5亿立方米的矿井积水,等于排干了一个面积70平方公里,水深10米的湖,矿工们还修复了2500多公里倒塌的坑道,这几乎相当于在莫斯科和巴黎之间修筑了一条离地面200—700米的隧道。经过艰苦奋斗,工业战线提前9个月完成了“四五”计划。修复、新建投产的大型工矿企业6200多个,相当于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新建企业的总和。1950年工业产值比战前的1940年增加了73%。接下来再看看农业战线的情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政府坚决制止非法侵占集体农庄公有土地的现象,精简集体农庄的行政管理人员,加快恢复农业机械的生产等等。到1946年底,共归还了470万公顷集体农庄的土地;有45万多行政管理人员转入了生产部门;5年中,拖拉机总数增加了30%、联合收割机增加了40%。经过辛勤努力,1950年播种面积已经达到战前1940年的97%,农业总产量达到1940年的99%。

在经济建设中,苏联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加强国防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核物理、半导体、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例如,1946年建成了原子反应堆。1949年掌握了原子弹制造技术,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0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投入运转。这些,无不凝聚着苏联知识分子的心血。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国民收入比战前的1940年增加了64%,人民的实际收入增加。国家三次降低日用品的零售价格,在城市修建了1亿平方米的住宅,农村修建住宅270万幢,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总之,战后初期的苏联,在西方帝国主义遏制、封锁的情况下,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国力,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对战后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是如何诞生的呢?

二、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

1.原因

(提示学生看课文,并提问:“二战后欧亚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予以归纳、概括)诞生的原因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分析,先谈谈外因。

①苏联的巨大影响

②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嚣张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被彻底打垮。第二,英、法等国家由于战争的破坏而实力大减。第三,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美国虽然例外,其实力大大增长,但从整体看,帝国主义的实力是相对下降了。从各国内部原因看,则是各国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壮大。

③各国人民力量的日益壮大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建立了武装,民主和进步的力量大大增强。

2.概况

运用多媒体展示《1949年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图》,看图讲述,每讲一个国家,就在该国地理位置上用红色覆盖,增强学生的时空概念和直观感受。

①依靠本国自己的力量:中、越、南、阿

②得到苏军配合和帮助:罗、保、匈、捷、波、民主德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二战爆发前,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第二年成立了以共产党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为总理的联合政府。1948年反动势力策划了“二月事件”,制造“政府危机”,准备发动反革命暴乱。很快,他们的阴谋被粉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波兰在大战初期被德国占领,波兰政府流亡伦敦。1944年7月,苏军攻入波兰,波兰工人党联合国内抵抗力量成立了临时政府。1945年组成了以临时政府为基础,包括流亡政府代表在内的民族统一政府。在1947年的制宪议会选举中,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民主党派联盟获胜,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

二战后,根据盟国协议,德国及其首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实行军事管制。1949年,在美、英、法三个占领区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首都波恩。随后,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

而在亚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以北纬38度线为界,苏军进驻朝鲜北部,美军进驻朝鲜南部。1948年8月,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或南韩。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半部成立,简称北朝鲜,金日成任内阁首相。

这样,到1949年10月,在欧亚共建立了12个(包括蒙古)人民民主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把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这些人民民主国家是过渡时期的国家,因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那我们如何区别区别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呢?欧亚各人民民主

引导学生回忆回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史实。把中国放在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虑。

随着苏联的恢复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请大家思考,在这辉煌的背后,是否有危机呢?

学生分组讨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经验,不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照搬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及党政不分、官僚主义、法制不健全、民主生活不正常等等,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导致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光辉的,然而也是漫长的、艰难曲折的。

二战后诞生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尤其具有伟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

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

提出问题A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B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C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

1.大大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有4亿多人口和约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占了世界人口的1/3以上和世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亘贯欧亚、连成一片。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

2.大大鼓舞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斗争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的面貌。

【巩固小结】

二战后初期,作为社会主义的旗帜——苏联的迅速恢复意义重大。在它的帮助下,一批人民民主国家诞生,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在这中间,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独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lishijiaoan/37709.html

  •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慕尼黑阴谋,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说课|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第14课冷战的缘起_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点击::第一范文1 第一范文2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邢成以及美苏争霸。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务以及全面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也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辛亥革命学案(课前)_辛亥革命学案

    xx学年历史学案8 《 第8课 辛亥革命》 姓名: 班级 : 学号: 【课程标准】1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2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一、知识提纲一、背景:...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历史活动课|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活动内容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活动目标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到1957年,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3、《...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_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血醒的资本积累1、黑奴贸易: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等作物,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当地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殖民者从非洲大量购买黑人,当作奴隶使用。欧洲一些人看到黑奴贸易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2、在贩卖黑奴的...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_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以上条目)主题活动: 马可波罗东游寻踪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马可波罗东游的活动,具体了解古代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实,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知识,树立交流与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主旋律的意识。 2.掌握当时西方人获取、认识和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途径,理解中国走向...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解放天性课|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导学案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贸易的路线与贸易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2 掌握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二、 本课重、难点: 1.重点:...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_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课程目标】 知识和能力: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意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印巴分治、巴勒斯坦...

    发布于:2016-0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