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第二课时】1生活中常见的盐(B案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鸡蛋壳、水垢的成分中有碳酸根离子,醋、柠檬中含酸类物质;掌握含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能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的实验,学习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体会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并用此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及其实验探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做一个学化学的有心人。

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事实,掌握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

难点: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架、小试管、大试管、与之相配套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小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表面皿、纱布、滤纸。

药品:鸡蛋壳、醋、稀盐酸、柠檬、纯碱、澄清的石灰水。

--

复习引入  学生板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提问  出示一瓶纯碱,我们要知道纯碱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应采取什么方法?

投影实验  1.将0.5 g碳酸钠放入试管, 并加入2 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学生思考  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问题?

指导板演  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  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点?怎样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学生实验  检验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将少量水垢放入试管中,并加入5 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观察、分析  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讲述  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这一组实验中,相同的反应物是稀盐酸,称为这组实验的恒量;不同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我们称为这组实验的变量。(板书注明)

变量  恒量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提问  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

举例  稀硫酸、醋酸、柠檬酸等。

提问  上面一组实验(三个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盐能与相同的酸反应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柠檬的汁挤出,代替醋做上述实验。

观察、分析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不同的酸也能与相同的盐发生反应。

提问  分析第二组的三个实验中,哪些反应物为恒量,哪些反应物为变量?(指导学生注明)

恒量      变量

na2co3+ 稀盐酸

na2co3+ 醋酸

na2co3+ 柠檬酸

讲述  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

学生实验  1.分别测出稀盐酸、醋、柠檬汁的ph值,并记录在下表。

2.在3个小烧杯中先分别放入小苏打1/2小匙,然后同时在3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 ml稀盐酸、柠檬汁、醋,比较反应速度。

3.通过上述实验,你的结论是                                      。123

ph值

与小苏打的反应速度比较

稀盐酸

柠檬汁

   

学生练习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发现做出了种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通规律,终于获得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写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出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化现象的各种假设

验证方案

解题思路  本题是通过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小故事,展示科学家是怎样捕捉化学现象深入思考,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开放性作答题。通过“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这一实验事实,分析这一实验中,“紫罗兰花瓣”和“盐酸”为实验的两个条件,由控制这两个实验条件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当“盐酸”为恒量,另一量为变量时,推陈出新,盐酸能使除紫罗兰花瓣以外的花瓣变色吗?同理,当“紫罗兰花瓣”为恒量,另一量为变量时,推测,其他物质能使紫罗兰花瓣变色吗?当实验条件都是变量时,推测,其他物质能使其他花瓣变色吗?这些都是根据控制实验条件做出的合理假设,这对活跃学生思维和发展创造性有重要作用。

答案: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化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盐酸能使其他种类花瓣变色吗?将盐酸分别滴到其他种类花瓣上,观察现象。其他酸、碱或盐能使紫罗兰花瓣变色吗?将稀硫酸、稀硝酸、烧碱溶液等滴到紫罗兰花瓣上,观察现象。 其他溶液能使其他花瓣变色吗?将烧碱、碳酸钠、食盐等溶液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课堂练习  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解释原因。

(2)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小结  1.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

2.在做一组实验时,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课后练习  设计再探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小苏打和酸的反应的速度是否有影响。

学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一、回忆与再现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稀盐

   

酸碳酸氢钠+稀盐酸

                                           

二、活动与探究(一)

1.将鸡蛋壳少许放入大试管中,加入5 ml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2 ml澄清石灰水中(见右图)。(可用另一小试管装入2 ml澄清的石灰水对比)

2.写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

3.若要检测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你采用的方法是                   。

4.你认为上述三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中,          是恒量,             是变量。

三、活动与探究(二)

按上述装置:

1.将醋(3 ml)放入盛有小苏打(1/3小匙)的大试管中,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用另一小试管装入2 ml 澄清的石灰水对比)

2.将柠檬用纱布挤出10 ml柠檬汁放在小烧杯中,以备下面实验及“活动与探究三”用:将柠檬汁(3 ml)放入盛有小苏打(1/2小匙)的大试管中,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用另一小试管装入2 ml 澄清的石灰水对比)

3.通过上述反应,你的结论是                    。

四、活动与探究(三)

1.分别测出稀盐酸、醋、柠檬汁的ph值,并记录在下表。

2.在3个小烧杯中先分别放入小苏打1/2小匙,然后同时在3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 ml稀盐酸、柠檬汁、醋,比较反应速度。(如图所示)

3.通过上述实验,你的结论是                                        。

 

ph值

与小苏打的反应速度比较

稀盐酸    柠檬汁    醋   

五、设计再探究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小苏打和酸的反应的速度是否有影响。

点评:这堂课的设计是受了一本名为《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的书的启发,书中讲述的都是美国中学生科学实验活动,上面的实验操作性非常强,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极具生活化。

这节课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理解实验中恒量和变量的含义,并学会用这类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完全可以从身边开始。进行这节课的设计时,闵静老师参看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中让学生对酸的ph值与反应速度的关系的探究这一设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虽然课标在这一内容上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并学习掌握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正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尽管有些知识高于课标,不要求掌握,课后,发现学生完全能理解这些知识,这也说明我们中国的中学生比美国的毫不逊色。

点评: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 刘永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532.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