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必修2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案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学习要求】

理解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理解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习重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自学提纲】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

(2)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

a.法律资格

 

b.含义

c.意义

思考:为什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a.包栝

b.重要意义

思考:自由是否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③监督权 

a.监督对象          

b.监督方式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①            ②             

 ③            ④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怎样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

(2)具体表现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关系

(2)在我国如何体现

(3)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关系

(2)怎么办

【知识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形象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a、提案权  b、监督权   c、质询权  d、议政权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应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应该获得相应的义务。这意味着

a、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c、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权利即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4、“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③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④履行义务必然享有权利

a、①②       b、 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12

a、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所有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c、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的政治权利    

d、公民都具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6、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种制度

①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③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④体现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7、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与履行政治义务?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c

7、(1)权利……

(2)义务……

(3)公民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核心,就是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同时还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在我国不存在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公民。公民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只有把认真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467.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