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_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 新课标要求:
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力和职责。 能力目标:增强收集材料能力,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 教学重难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及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四:学法指导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前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和              
1、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方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                ,                 ,并            。
(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         、          、           。
(3)常设机关:                                  。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2)决定权   (3)任免权  (4)监督权
二、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                            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                           的组成人员。1234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1)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
(2)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      年。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在行使管理国家权力时,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①提案权:
②质询权:
(2)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              ,与人民群众保持                       ,听取和反映                           努力                     ,                     ,并                    
(二)预习检测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   c.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 2009年3月5日,xx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审议。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修改后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       )
最高立法权    ② 最高任免权    ③ 最高决定权   ④ 最高监督权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3、 上题材料表明全国人大(        )
a.是我国的领导核心         b.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
c. 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d.  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
4、人大代表必须把密切联系选民,反映民意、履行职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这表明(        )
① 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④人民代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①③④
(三)存在问题

七:合作探究
• 今年的“两会”.比往年更加开放。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媒体这样评论:人代会上代表们鼓掌的次数少了,议论声多了;分组讨论时说“学习汇报”的少了,敢于博弈辩论的多了,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1234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八、课堂训练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同之处在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2.有一位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了30多个议案和建议。表明他认识到人大代表应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3.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履行职责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落到实处.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选区选民述职制度,对于完善人大代表监督机制,督促代表认真执行代表职务,深化人大代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选民述职制度,有利于
①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③便于人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④是选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人民代表,就是要理直气壮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一一这就是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XX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
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中,代表们对法院和检察院报告投的反对票和弃权票占总票数的16%,分别比上年降低8个百分点。据此回答5-6题。
5,人大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说明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c.我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已充分实现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6.人大表决通过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表明             1234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7.XX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xx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8.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a. 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九、 感悟高考
1,(XX.山东)《物权法》从起草到高票通过,历经8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我国      (      )
a,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扩大    b,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XX.江苏)近年来,人大代表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位人大代表说了这样一段话:“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以期引起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这一材料表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是人民代表的职责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十、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一)
预习:1, a    2, d   3, b    4, d

检测:1、d  2、c  3、a  4、d 5、b  6、b 7、c  8、d

探究: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1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分)同时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1分)(如果具体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同样给分)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461.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