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课题分析]“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素质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任务和手段。
理解: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对国家的大事的关心程度及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及调控手段中的行政手段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采用讲授、举例、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XX年是个让全球华人骄傲的的中国年,这一年中国人迎来送往,经历了不少国际盛事,将许多夙愿变为了现实:

  (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

  XX年7月13日,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又成功举办了“最出色”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XX年10月7日,中国足球队世界杯出线;XX年10月,apec聚焦中国上海;而XX年入世谈判的终结是中国老百姓在这个深秋里收获的最厚重的礼物,它带来的不仅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喜悦,更唤起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理性思考。

  谈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感慨万千,他说,如果把一次次的艰苦谈判和经受的挫折都讲出来,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如果简单的讲,XX年的谈判无非谈了8个字,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开放市场”。

  一个“市场经济”就谈了这么多年,也恰恰说明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准确把握“市场经济”的内涵呢?我们需要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

  讲授新课: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

  市场是通过价值规律这支无形的指挥棒来调节资源的配置,我们搞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才能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我们把价值规律称做“看不见的手”,而市场主要通过价值规律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所以我们也把“市场调节”称做“看不见的手”。但是如果仅仅靠市场来调节资源,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媒体展示材料)

  情景假设一:离消防部门远近不同的两地同时发生了火灾,双方都有打了119报警,假设只能出动一辆消防车,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消防部门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让学生推测后果:如让市场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哪一方出的价钱高,就救哪方。)

  情景假设二:毒品海洛因的高额利润,如果让市场来调节,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学生推测: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刺激大量的人制毒,贩毒,结果给公民,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从以上的假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教师归纳):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有一些公共消费的供给市场是不能调节的,如消防、治安、环保等;再有一些特殊的产品,如毒品、不健康书刊、枪支弹药是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的,会危及社会风气与治安。在这些领域市场不能发挥作用,也叫做市场失灵。那我们就要寻找市场以外的力量。1234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市场虽不能调节以上领域,但这毕竟是少数,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即使在市场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果只有市场孤军作战,那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媒体展示材料)银杏叶为何变成了苦菜花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银杏的特殊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商高价从山东省购银杏叶,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16元。受此利益的诱惑全省银杏叶采叶园快速发展到21万亩,居全国首位。市场无情,风云突变。近几年,银杏叶价格直线下滑,降至每公斤3元。大量的银杏叶因无人收购,无奈地飘落在田野里。曾一度被农民视为“摇钱树”的银杏叶,如今却变成了“苦菜花”。
  请大家想一想: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

  这个例子说明了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的,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也是自发的,所以可能造成一些不正当竞争和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如假冒伪劣,走私,非法传销等屡禁不止的问题,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由于生产者和经营者分散经营,对市场供求关系不能完整把握,也不能控制,所以生产经营带有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如资本主义初期自由竞争阶段,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由竞争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盲目的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前面两种缺点,也造成市场调节的滞后必,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当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才做出反映,其实已经晚了。

  (让学生围绕以上银杏叶的例子说明市场调节的缺陷:)

  在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作用下,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人们在不知道当时全省银杏树的产量是多少,市场容量有多少,也不知道全省新种了多少银杏树,几年以后的产量又是多少,市场容量将是多少,只知道盲目的种植,当银杏的价值由16元跌到3元后,才知道种晚了。这种分散经营和信息传递的滞后,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这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板书)

  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多媒介体演示)

  是指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2、主要目标(多媒体演示)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因为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学生讨论)1234

  治理通货膨胀,由于供给少,需求多。根本要大力发展生产,再就是减少货币流通次数,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使货币回笼,在货币政策上实行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银根,减少一些大型项目的开支;治理通货紧缩,由于供大于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扩大内需。当前我国通过刺激消费,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来调节。另外加入世贸后,将进一步扩大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另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在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还要求经济内部结构平衡和优化。如社会总供给包括生产资料的供给和消费资料的供给。这两部分如比例是5:5,但是社会总需求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是6:4,那么生产资料就不足,而消费资料就要积压。所以二者内部也要优化。“十五”计划的总体思路就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包括地区、城乡和所有制的优化。这也不是单靠市场就能调节的。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一个“双赢”战略,不仅可以维护经济总量的平衡,而且有利于地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对西部是发展机遇,对东部也可弥补资源的紧缺,更快地发展。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于西部。

  (媒体播放视频)

  西部大开发

  西部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多媒体演示)看地图:新疆,青海,宁夏,内蒙,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广西,湖南,湖北的一部分地区。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占29‰。但这里却是中国力量的所在。因为这里集中了全国82‰的水能资源,39‰的煤炭资源,而对力量最渴求的是东部,因为它正在快速地向前奔跑。所以为了实现双赢,有了西部大开发的四个标志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西部开发的认识,也可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a、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通过输水系统引到北方黄淮海等缺水地区,我们知道,南方每年都要应付抗洪,而北方我们的母亲河却断流,南水北调正好可以缓解这种矛盾,到XX年,北京人很可能在家门口就能喝到长江水,我们可以畅想这么一幅“共饮长江水”的画卷。

  b、西气东输:指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江浙沪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工程,至XX年的某一天,一位上海居民轻轻打开炉灶,一股淡蓝色的火焰升起,这就是从新疆流出的天然气,这股气将长途跋涉4200公里,三跨黄河,一渡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通过管道最终来到上海。

  c、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国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d、青藏铁路:修建一条通往西藏的铁路,让火车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与草原间奔驰,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以前恶劣的地质、气候环境阻止了铁路的延伸,西藏是全国唯一不通火车的省级行政区域。现在青藏铁路已开工,如一切按计划进行,XX年,拉萨将第一次响起火车的汽笛声,西藏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让学生总结)这四大工程的意义所在:不仅有利于经济总量度的平衡,使西部丰富的资源流向东部,而且通过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缓解供大于求的现状,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另外,西部在开发中获得机遇和发展,也有利于东部更快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地区结构问题。1234

  (教师归纳:)改革开放初期,人财物都涌向东部,人们形容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引下,又实现了“春风又度玉门关”。这些工程不仅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也是地区结构的调理,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的举措。

  3、宏观调控手段

  (1)、经济手段(多媒体演示提纲)

  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a、 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产业政策等

   (例子学生举。)

  b、经济计划:如xx计划、十五计划、年度计划、西部大开发(刚才我们讲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属于经济政策,通过一些税收、利率、信贷政策倾斜影响人们的利益来开发西部,而不是国家直接投资。)

  这个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的“计划”,我们现在的计划不再是以前命令指令式的,而是指导,预测性的。如“十五”计划,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不只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资本主义也有,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计划对经济有一定的规范和调整,使之沿高速发展。

  (2)、法律手段(多媒体演示提纲)

  a、含义: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b、宏观调控手段具法律手段的原因: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一般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我国立法部门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龙永图说过:入世后我们最大的改变是法制环境的变化,在法律上要与国际法接轨,尤其是经济法这一块。那么当前我们有许多经济法规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它有序健康的运行。

  (可让学生举例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名称或内容) 

  c、法律作用: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

  a、含义: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通过行政机构,哪些是行政机构呢?大到国务院、小到各级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税务局、质量检查部门、统计、审计等部门。

  (举例: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经贸委,监察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五大政府部门共同发起,五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四十家媒体通力合作,《经济半小时》十几路记者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同时展开接力式报道,足迹遍布全国.锋芒直指假冒伪劣、地方保护、走私贩私、金融证券黑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4)、宏观调控手段组成的关系是:

  a、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国家宏观调控必然性、主要任务和手段。

  练习略

  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着基础性作用,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两只手。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464.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