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文章|语言“扮”得文章“俏”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从修辞与词语的角度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打造靓丽的文章。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内容和程序:
分析现状,导入课题

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既然作文通病在这里,我们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使自己的文章“视野开阔、思路巧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感动源于真实”,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现,所以,我们要在文章中抒写真挚的情感。我们的文章如果能以真挚的情感引起老师的共鸣,以“俏丽”的语言包装吸引老师的眼睛,那么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我们就从语言的角度来共同探讨如何使文章“俏”起来。
板书:语言“扮”得文章“俏”
过渡:下面让我们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来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魅力
初步感知——锤炼词语铸华章
生齐读《心灵的变奏》,圈出你认为用得精彩、有特色的词语。
生讨论交流,并说出理由。
例句:
【】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
【】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长大的我也长大了父母对我的期望。
【】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
析:音乐何来的“形状”可“观察”,何来的“质地”来“触摸”,何来的“滋味”供“品尝”,但恰恰是这些词语的超常规搭配,使词语鲜活起来,形象地表达我对音乐独特的爱好方式。
“融进”“流淌”两个动词贴切地表现出音乐与我,物我一体,突出音乐对我的影响。
“随着我的长大,父母对我的期望越来越高。”与第三句比较。
“年轻”“老迈”是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对立的形容出我外表的“年轻”与内心的迷茫无奈。
链接1:

分析:这段文字因称谓的“时空错位”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作者将一些极具现代意识的词语“嫁接”到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身上,使得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板书:动词妙用(除了动词,用好其他的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链接2:

分析:(1)“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描绘了跳高运动员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属贬义褒用。
(2)“聪明”并不是在颂扬同窗的智力发达,“互相帮助”并不是在颂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美德,它们都属褒义贬用。褒贬互用,能使语言表达诙谐有趣,清新活泼,超凡脱俗,机巧动人。
板书:褒贬互用
链接3:

分析:这段文字中“肉体”、“不识时务”、“接起吻来”、“英年早逝”等词语的“嫁接”运用,诙谐风趣,让人忍俊不禁,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宋丹丹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有一句台词“我的两颗洁白的门牙在去年也光荣地下岗了”,句中“下岗”本来是行业术语,借来表示牙齿掉落,这是用词语嫁接的方法使句子鲜活起来,读来妙趣横生。)
板书:移用嫁接
小结:有时侯锤炼好一个词语能救活一个句子,用好一个句子能救活一段话,写好一段话能救活一篇文章。(可以说)
板书:锤炼词语铸华章

深入领会——巧用修辞出佳作
过渡:以上我们从词语角度展开了讨论学习,接下来从修辞角度来继续学习。
生跳读《心灵的变奏》,并从修辞角度划出你认为值得学习的词句。
四人小组交流所划句子,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并谈谈你选择的理由。1234
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第一组:引用例句(齐读)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住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析:引用众多的歌词贯穿首尾,间接表达了我一个人流浪时的心情变化轨迹,既美化了语言,又诗化了意境。

过渡:除了引用“歌词”之外,还可以引用诗文名句,请看下例:
链接4:

分析:这几段文字轻灵优美,绚丽多姿,能做到这一点,与作者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你看,在整齐的句子中,古今中外、名言、名句、人物相继而出,而且用在句子中贴切恰当,流畅自然,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有广泛阅读的基础,而且对作品要有深切的理解,读、思、用才能融为一体。
有时除了直接引用外,还可化用具有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如:
链接5:

小结: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写作时,若能根据文章的需要,巧妙地穿插一些诗文名句,必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别有一番情趣。而且,这些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的语句,既能体现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体现你开阔的视野,何乐而不为?
板书:引用添彩

第二组:排比例句:
【】我爱好音乐,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
【】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他们永不流逝的爱
【】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
分析:“观察”、“触摸”、“品尝”、“形状”、“质地”、“滋味”两组同类词语的连用,语句读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具有节奏之美。
以“母亲的手”、“母亲飘动的长发”、“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永不流逝的爱”连续比喻,节奏整齐和谐,真切地表达我听到萨克斯乐时对父母的深切思念。

链接6:

分析:
这一句中,有三组同类词语,“游荡、漫步、跳跃、回荡”、“寒冬、蓝天、湖面、密林”、“残雪、浮云、斜阳、鸟鸣”。每一组都是同类的连续组合,写这样的排比句,关键是在抒发自己对美的独特感悟的基础上把这类词语选择好,词选好了,写句子就很容易。
排比这种修辞方法在写作中可说是一件无往而不利的法宝。用于描写则能穷形尽相,用于抒情则能酣畅淋漓,用于说理则能论断鲜明。用好排比,一定能使我们的文章文句优美,文意丰满,成为文章的亮点。
板书:排比壮势

第三组:比喻例句:
【】走在异地的大街上,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无力地走在刚刚开始的人生路上。
【】接着是一段音乐,如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
【】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他们永不流逝的爱
分析:
将“音乐”巧妙地比喻成“金色的阳光”、“母亲飘动的长发”、“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萨克斯乐《回家》”在我体内引起的情感的震颤。鲁迅曾说过:“第一个用花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美女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喻美女的是蠢才。”1234
新颖贴切比喻往往能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比喻在文中既可以是一句话的描摹,甚至也可以由几个比喻连串成一篇文章。
链接7:

分析: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几个形象的比喻为基点,然后巧妙地引发开去,写出了人生各阶段的不同况味,堪称精妙。运用比喻,的确能使文章增添一抹亮色。
板书:比喻增色
小结: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文章比作广阔的蓝天,修辞就是天上的缕缕白云。巧妙地恰当地运用修辞,会使我们的语言熠熠生辉,佳作也将频频出现。
板书:巧用修辞出佳作
总结:
当然,使文章具有文采、成为美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适当构造短段,运用夸张、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整句散句交叉,长句短句结合,大词小用或者小词大用等等。这些方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生效。
学以致用
出示话题,明确要求: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段话,要求从修辞和词语的角度精心打造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的情感。
话题1:
一只小鸟在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你叫了那么一声,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时的最后一次闪耀;朋友的眼神和手势,父母的包容和呵护,师长的教诲和关爱……这些无不使你感动。你一定亲身经历过或耳闻目睹过大自然和社会上许多令你感动的人或事,也一定从内心深处产生过许多关于感动的思考。请以“生命中让你感动的一幕”为题写一段话。
话题2:
以“水”为话题写一段话。
2、生写作
3、四人交流,推荐优秀片段。
4、全班交流欣赏。
5、总结:天空之美,离不开云霞和星辰的点缀;大地之美,离不开花草和树木的点缀;生活之美,离不开真情和至爱的点缀;文章之美,离不开修辞和词语的点缀。希望同学们能在抒写真情实感的同时,“巧用修辞出佳作,锤炼词语铸华章”。
板书
语言“扮”得文章“俏”

动词妙用 引用添彩

褒贬互用 排比壮势

移用嫁接 比喻增色

附文:

心 灵 的 变 奏 (武汉一考生)
1“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
2 我爱好音乐,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4长大的我也长大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6岁的我感到承载的希望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不堪重负的期望,而能轻松、快活度日了。
5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却无法找到工作。
6“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住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7我很无奈。走在异地的大街上,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无力地走在刚刚开始的人生路上。我迷茫地抬头看天,看见大片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上。雨,快要来了。
8“让我在这寒冷的星空,独自地走在这生命的荒原里,别让我带着凄凉的背影,独自地走在这无尽的期待里。”1234
9 默唱着《独行》,我感到了孤独。
10 酝酿已久的雨说下就下,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也好,雨正好掩盖了我决堤的眼泪。成为雨中风景的我忽地想起了秦腔,那来自厚重的黄土地,在沟沟峁峁吼出来的声音,不正是对生命痛苦的宣泄么?此时,我听见秦腔撞击我身体发出的金属声。就在雨中的大街上,我用秦腔吼出了痛苦的成长体验,没有人能听懂我奇怪的声音,更没有人听懂我来自心里的声音。
11 “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回家,也许是你唯一的去路。”“随身听”里齐豫唱道。
12夜晚,我躺在地下室里,让自己死去,让音乐醒着。
13许久之后,我觉得自己的血液加速了流动,我听到美妙的音乐由外而内响起。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从头顶上传来的萨克斯乐《回家》,我甚至能听出那就是凯丽金炉火纯青的演奏。我被音乐带到美丽的原野上。我看得见凯丽金手持萨克斯,金色的瀑布流泻进我的眼里。音乐在原野中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流荡。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他们永不流逝的爱。我自然地想起了父亲、母亲。接着是一段音乐,如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我放眼四望,鸟巢在夕阳中闪着金光,牛舍披着晚霞静卧在原野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哞哞声,叫声里洋溢着找到母牛的喜悦。家有多好啊!我酸酸地想。突然,。音乐流动缓慢了,那低沉的萨克斯像在哭泣。我猛然听到母亲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那声音里分明带着哭腔,它在旷野中急躁地跳动。惊飞了小鸟,惊吓了牛犊。那喊声撞破了我的血管,撞疼了我的心脏。回家啊!是母亲的声音,也是我心底的声音。
14一夜无眠,醒着《回家》。
15第二天早上,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是音乐结束了我的流浪。
16“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不远的前方。”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655.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