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电子书]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语文:2.3《秋颂》《不是死,是爱》《狗之歌》学案(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析•知识梳理
1.识记字音字形
(1)字音识记
榛(zhēn)子     簸(bò)谷     罂(yīng)粟      一畦(qí)
吆(yāo)喝      麦秆(gān)    涟漪(yī)       踉跄(qiàng)

(2)字形辨识

   

2.补充词语解释
(1)词语释义
斑驳:指一种颜色与别的颜色错杂在一起。
鼾睡:熟睡而打呼噜。
罂粟:两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用来制取鸦片。
呢喃:模拟燕子的叫声;也用来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殷切:深厚而急切。
涟漪: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翩然:形容动作轻捷的样子。
踉跄: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奚落: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他人。
(2)近义词辨析
修饰•粉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可指使语言文字生动明确。
粉饰: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贬义。
体验•体味
体验: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3.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济慈,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18XX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8年长诗《安狄米恩》出版,受到著名诗人拜伦和雪莱的重视与鼓励。他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长诗《伊莎贝拉》和抒情诗《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等,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诗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在乡村度过幸福的童年生活。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性。能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和希伯莱语的《圣经》。早在13岁时,其父便私下出版了她称之为“伟大史诗”的作品以及《马拉松战役》。20岁时又出版她的第二部诗集。1833年她翻译的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问世。同年随家迁居伦敦,结识了华兹华斯等诗人。1838年,她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1844年发表了短诗《孩子们的哭声》,愤怒抗议资本家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这首诗对敦促国会讨论反奴役儿童议案起过一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诗人的声望。 1846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诗人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私奔,在教堂举行简单的婚礼后,同往意大利。他们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在那里度过了幸福的XX年。在意大利期间,除发表了《葡萄牙十四行诗集》(1850)外,还写下《圭迪公寓的窗子》(1851)和《在大会以前写的诗》,同情并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直至1861年突然去世前,她仍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达了激进的观点,她痛斥卖淫制度,为追求女权而斗争。她说:“我深信,这个社会的破灭需要的不是关闭门窗,而是光明和空气。”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XX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XX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XX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XX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离开意象派。这一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123
(2)作品简介
《秋颂》一个星期天,诗人漫游乡野,感到空气清爽,收割过的田地显得特别温暖。回来后就写了此诗。诗人从可见的秋实,可感的秋风,一直写到可闻的秋色,以色彩明丽的笔调、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出秋给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景象。
《不是死,是爱》以爱的肯定代替对死的恐惧。
《狗之歌》这是一首借助情境的描述以抒发感情的抒情诗。全诗始终以抒写母狗对小狗的爱为核心, 如她对小狗的亲吻舔梳; 她给小狗喂乳; 小狗被主人沉溺冰河后, 她哀伤的呜吠; 她洒下如颗颗金星般的泪水等等,构成了一幅凄清、哀婉的画面,具有极强的情感冲击力。
 

精析•整体感知
1.欣赏作品的形象
《秋颂》在作者笔下,秋天是“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带来祝福”的日子。这里所写的一切的景象或者意象,都不是一般的描写,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带着诗人的阐释(或者叫做感情的抒发)的,如把阳光说成“催熟一切的阳光”,又把阳光当作秋天的“好友”。济慈笔下的秋天是充实欢乐的。这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挂在藤蔓上有形的果实,也有无形的,只有诗人才能想象得出来的,如“果实都打心里熟透”。
《不是死,是爱》中的“神秘的黑影”,它的出现为诗歌染上了一种不祥、可怕的氛围,但最后那“银铃似的的回答”,又驱散了这种氛围,使诗意豁然明朗。
《狗之歌》中的“母狗”,在一天内得子之喜,失子之虑,丧子之哀以及误认月亮为子后的恼恨,是一个充满母爱,经历了悲欢离合,尝尽了酸甜苦辣的形象;同时把一个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
2.分析作品的结构
《秋颂》
第一节:写“你”如何与太阳合谋,催动果实成熟,设计了种种收获的景象。
第二节:用一种速写般的语言,捕捉了“你”在田野、打麦场、田垄、溪水等场景里的身影。
第三节:写的是秋天的声音,昆虫歌唱、鸟儿呢喃、羊群咩叫,共同组成了美妙的音乐。
《不是死,是爱》
前段总结自己之前的不幸和痛苦,在表达了曾有的绝望之后,在最后笔尖急转,幸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降临,打得她措手不及。
《狗之歌》
第一节:写一只母狗生了七条小狗。
第二节:写了母狗对小狗的爱护。
第三节:主人将小狗装进了麻袋。
第四节:母狗追逐着主人,小狗被沉溺冰河。
第五节:母狗误认月亮为自己的狗崽。
第六节:母狗发出哀伤的吠声。
第七节:母狗洒下如颗颗金星般的泪水。
3.赏析作品的内涵
《秋颂》:被不少评论者认为是济慈颂歌里最完美的一首。诗的主题是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人皆颂春天的美丽,而诗人则感到秋天的成熟也同样可爱。他是通过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崇尚来表达他对当时英国现实的痛恨和不满,并以此来对抗邪恶,升华现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济慈诗歌之美的源头还是现实。
   《不是死,是爱》:这首诗以希腊人对时间的美好咏叹开始,既而回到现在,将病魔的缠身,死神的威胁,比喻为“一片片黑影”,而命运对人的支配,也被戏剧化地表现为神秘的黑影;诗歌的结尾以对“爱”的肯定代替了对“死”的恐惧。
《狗之歌》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诗人没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种情感的克制。采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使之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123
精析•重点解读
1. 品味语句
(1)诗人开篇“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有什么作用? 
诗人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手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洋溢,而黄昏,又总是暮霭笼罩。“雾霭洋溢”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接着,马上点明了第一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比喻。因为诗人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一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要论秋,就一定要提到它。
(2)《狗之歌》中,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小狗已被主人溺死。诗人省略这些环节,为的是将笔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态上,像描写一个人那样,从心理层面展现它的深情和悲痛。
2.鉴赏评价
秋的赞歌
——《秋颂》
这是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是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传出了悦耳动人的音响。在前两节诗里,诗人主要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秋天的美景,而在第三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因为它声色并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这首诗是如此生气勃勃,还使人不由地联想起了孕育生命的春天。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写到这儿,也情不自禁地自问起来:“春歌何在?嗳,春歌何在?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这种伤感的情调是没有必要的。你自有秋声,又何必对它们思念?”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他颂秋的主题,一扫世人对秋所抱的伤感、悲凉的情调,给秋注入了生命和阳光,使它焕发出温暖和煦的光芒。因此,即使是在晚秋时节,我们眼里仍然丝毫没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条景象,就连春来秋往的候鸟——燕子和知更鸟也仍在这儿飞上飞下,忙个不停,读者在领略了诗人刻意描绘的秋景以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候鸟是因为贪恋秋色而迟迟不肯离去。的确,在见了这样的美景之后,谁还愿意离此他去呢?
    从这首短短的颂诗,我们可以看出,济慈不仅是个美的追求者,更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事实上,济慈的每篇诗,都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正是从热爱现实,热爱生活这一点出发,他所追求的美,他所歌颂的美感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相当健康的。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653.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