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学案答案|《鸿门宴》学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一些古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常见的特殊句式。
2、 分析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范增、樊哙等。
3、 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
二、 基础知识梳理:
1、 熟记字音:
飨(   )  鲰(   )生  卮(    )酒   数(    )目项王   玦(    ) 眦(   )
瞋(    )目     参乘(         )  杯杓(    )  俎(    )  卻(    )
樊哙(       )  交戟(    )   披帷(    )   彘肩(     ) 
2、 通假字:
①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② 张良出,要项伯。
③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④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⑦ 因击沛公于坐
⑧ 拔剑切而啗之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旦日飨士卒
(2)君安与项伯有故
(3)籍吏民,封府库
(4)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会其怒,不敢献。
(7)沛公则置车骑
(8)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素善留侯张良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项伯杀人,臣活之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范增数目项王                   (9)常以身翼蔽沛公
(10)道芷阳间行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 古今异义:
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山东省
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非常:古义;指意外之事         今义:程度副词
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以北地区,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123
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叙说

6、 一词多义:
      因击沛公于坐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使子婴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为击破沛公军
因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为  皆为龙虎
      因人之力而敝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窃为大王不取也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     孙叔敖举于海
          杀人如不能举
          戍卒叫,函谷举
          举世皆浊我独清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       目似瞑,意暇甚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123

7、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吾)击破沛公军。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竖子不足与(之)谋!
(2)介宾短语后置句: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3)宾语前置句: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4)被动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5)判断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天子气也。
  亚父者,范增也。
  此亡秦之续耳。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 历代诗词: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杜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李清照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三、 课文思考题:
1、 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2、 项羽最终失利,除自身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3、 刘邦获胜的原因有哪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607.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