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教学设计】“自感”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案 2015-03-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物理教案】

“自感”--浙江余姚市第四中学 马利明

根据新课程标准,讲述自感现象有以下两种方案:一种是先演示再分析,最后介绍应用。这样讲思路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另一种方案是先分析实验电路,提出问题,再利用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引导学生作出预测,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这种方法适于基础好的学生,既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理解自感发生的物理原因。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案都要使学生理解:①导体本身电流变化,引起磁通量变化,这是产生自感现象的原因;②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阻碍电流变化。

借鉴传统讲授方案的优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思想,本节课作如下处理。

一、复习引入,实验开路

1.问题

从几种不同形式的电磁感应现象中,你认为要产生电感应现象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只要即可。

2.演示镇流器“触电”

如图1让学生用手捏住导线裸露部分搭接电池组两极体会有什么感觉?并作分析(有触电感觉,说明ab间有高压,这高压从何而来?值得深思)。

分析 “电键”搭接以后,线圈中存在稳定的很强的电流i,故线圈内部铁芯中存在很强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很大;而当断开瞬间,在很短的δt时间内,线圈中电流迅速减小到零,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迅速减小到零,由于δt很小,故对线圈来说值很大,即线圈上产生了很高的感应电动势。这就是引起有触电感觉的高压来源。

3.建立概念

上述现象属于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穿过电路的φ的变化是由于通过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的。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二、进入正题,探索原因

通过刚才实验,同学们已有了自感现象感性认识,我们试着用其他的方法来再现自感现象。

首先,如图2甲,提出一个实验构思,请大家评判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你提出改进方案。

说明 r为限流电阻,且已调节好,使通电后a1、a2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

思考 s闭合瞬时会出现什么现象?(a1立即变亮,a2逐渐变亮)

实验 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由楞次定律,在通电瞬间,线圈中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电动势),它阻碍了线圈中电流的增大,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因此出现a2逐渐变亮的。这种阻碍有别于阻止,a2的电流最终达到正常值。

创新 s接通会产生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如果不断通断开关,会出现什么现象?

a2一直较暗或不亮,a1亮暗情况正常。

提问 原因是什么?

通电自感实验,说明自感电动势对电流增大的阻碍作用。我们知道电流的变化包括增大和减小。电流增大有自感现象,电流减小时是否有自感现象?我们改装电路成为断电自感演示电路(图3)

演示 s闭合后打开

现象 灯泡闪亮一下逐渐熄灭

解释 开关断开时,线圈中产生自感现象,线圈和灯泡组成闭合回路中有电流流过(线圈改为可拆变压器400匝)

结论 不管是导体本身电流的增大也好或才是减小也好,产生自感现象关键在于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对其也有阻碍作用。由此可知:自感电动势的作用便是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问题 自感现象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12

通过反复实验和分析得出:流过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越快,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就越快,自感电动势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大量实验还发现,不同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不同,这种特性在电学中用一个叫做自感系数的物理量来表示,符号为l,它是用来反映线圈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再演示所用可拆变压器的一组线圈做两个实验:

1.有铁芯

2.去掉铁芯

事实说明:在同等条件下,有铁心,匝数多时l大,产生的e大。自感系数的大小还跟其他的因素有关,为同学们提出了课外探究课题。

三、课件小结,引发思考

课堂小结(略)

展示:多媒体课件

研究和探索问题:

1.有否比双线绕法更好的方案来解决精密电阻的自感问题。

2.探究自感系数与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

3.探索日光灯工作原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wulijiaoan/28081.html

  •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视频|“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3.理解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仿照重力势能表达式的得出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这种类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2015-03-22

    详细阅读
  •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5.1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所...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3、掌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_5.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5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1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atp教学设计新课标】5.2功教学设计(新课标)

    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王文梅【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