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及其表示的题型及解析】函数及其表示、解析式(学生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 2015-03-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数学教案】

知识结构:
1.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2.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3.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
①如果一个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中  因  对应关系  不同而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样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求法是分别求出  解析式 再组合在一起,但要注意各区间之间的点不重复、无遗漏。
②如果y=f(u),u=g(x),那么函数y=f[g(x)]叫做复合函数,其中f(u)叫做外层  函数,g(x)叫做  内层 函数。
基础训练:
1.下列各对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f(x)=lg x2,g(x)=2lg x                b.f(x)=lg,g(x)=lg(x+1)-lg(x-1)
c.f(u)= ,g(v)=         d.f(x)=()2,g(x)=
2.设函数 ,则 =________.

3.设集合 , ,从 到 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

其中能表示为 到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 ____.
4.已知函数 是一次函数,且 , ,则 __ __.
5.设函数 , ,则 _________; __________.
6.设函数 , ,则 ___________; ____; ____.
7.(1) , , ;
(2) , , ;
(3) , , .
上述三个对应__________________是 到 的映射.
例题选讲: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r,b={x|x>0},f:x→|x|;  (2)a=n,b=n,f:x→|x-2|; (3)a={x|x>0},b=r,f:x→x2.
 
 
 
 
例2:设有函数组:① , ;② , ;③ , ;④ ,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______
 
 
 
 
例3:(1)已知f=lg x,求f(x);
(2)已知函数 ,求 ;
(3)已知f(x)是二次函数,若f(0)=0,且f(x+1)=f(x)+x+1,试求f(x)的表达式.
(4)已知f(x)+ 2f()=2x+1,求f(x).
 

例4
例4.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km)与时间x(分)的关系.试写出 的函数解析式.
 
 
例5.矩形 的长 ,宽 ,动点 、 分别在 、 上,且 ,(1)将 的面积 表示为 的函数 ,求函数 的解析式;
(2)求 的最大值.
 
巩固作业: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与函数 相同的函数是  (    )
                                              12
2.已知集合 ,映射 ,在 作用下点 的象是 ,则集合                                                                   (    )
                     
二、填空题:
3.给定映射 ,点 的原象是 _______ .
4.设有函数组: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 ___.
5.已知 ,且 ,则m等于________.
6.已知a,b为常数,若 , ,则 _______.
 
第8题
7.设f(x)= ,则f[f( )]=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9. 已知函数 与 分别由下表给出:

(1)求 的值;     (2)若 2时,求 的值;
 
 
10.下列从m到n的各对应法则中,哪些是映射?哪些是函数?哪些不是映射?为什么?
(1)m={直线ax+by+c=0},n=r,f1:求直线ax+by+c=0的斜率;
(2)m={直线ax+by+c=0},n={α|0≤α<π},f2:求直线ax+by+c=0的倾斜角;
(3)当m=n=r,f3:求m中每个元素的正切;
(4)m=n={x|x≥0},f4:求m中每个元素的算术平方根.
 
 
11.(1)已知 ,求 ;
(2)已知 ,求 ;
(3)已知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 ,求 ;
(4)已知 满足 ,求 .
(5)已知 ,求 的解析式
 
 
12.已知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等于4,且 ,求 的解析式.
 
 
b组:
一、选择题:
1.(XX·陕西)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y=  b.y=      c.y=    d.y=
2.(XX·辽宁)设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0,2]  c.[1,+∞)  d.[0,+∞)
二、填空题:
3. (XX·江苏)已知实数a≠0,函数f(x)=若f(1-a)=f(1+a),则a的值为________.
4. 函数 ,其中p,m为实数集r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则     ②若 ,则
    ③若 ,则     ④若 ,则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有____ __.
5. 设集合 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下列结论中:
①p q  ;②q p;③p=q;④p q=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______ ______.
三、解答题:
6.已知函数 与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求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f(x)和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x)=x2+2x.求函数g(x)的解析式.
 

8.(1)设 ,求函数 的解析式;(2)已知 ,求函数 的解析式.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uxuejiaoan/27500.html

  • 【集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能根据条件逆用等式求向量的夹角; 2.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猜想与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并会用反三角符号表示角. 2.掌握用反三角表示 中的角.二.教具 直尺、投影仪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由函数 的定义知,对定义域 中的任一元素 ,在值域 中都有一个元素 使 ,我们知道, 存在反函数时,上述值域 中的元素不仅存在...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一)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掌握 公式的推导,并能用赋值法,求出公式 . 2.应用公式 ,求三角函数值.(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开始讨论两...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上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上学期 3.4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4 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 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三)教学过程 (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并能应用它来解决平面几何的有关问题. 2.会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二.教学重点 向量共线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向量与坐标之间的转化.三.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能确定λ的正负号; 2.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事物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终点的坐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子集】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