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的格式及范文]函 数 对 称 性 的 探 究

高一数学教案 2015-0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数学教案】

绍兴县越崎中学数学组  徐民江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竞赛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一、             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定理1.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点a (a ,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 (x) + f (2a-x) = 2b证明:(必要性)设点p(x ,y)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点p( x ,y)关于点a (a ,b)的对称点p‘(2a-x,2b-y)也在y = f (x)图像上,∴ 2b-y = f (2a-x)即y + f (2a-x)=2b故f (x) + f (2a-x) = 2b,必要性得证。(充分性)设点p(x0,y0)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则y0 = f (x0)∵ f (x) + f (2a-x) =2b∴f (x0) + f (2a-x0) =2b,即2b-y0 = f (2a-x0) 。  故点p‘(2a-x0,2b-y0)也在y = f (x) 图像上,而点p与点p‘关于点a (a ,b)对称,充分性得征。推论: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x) = 0定理2. 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 (a +x) = f (a-x) 即f (x) = f (2a-x)  (证明留给读者)推论: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x)定理3. ①若函数y = f (x) 图像同时关于点a (a ,c)和点b (b ,c)成中心对称(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2| a-b|是其一个周期。               ②若函数y = f (x) 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 = a 和直线x = b成轴对称 (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2| a-b|是其一个周期。③若函数y = f (x)图像既关于点a (a ,c) 成中心对称又关于直线x =b成轴对称(a≠b),则y = f (x)是周期函数,且4| a-b|是其一个周期。①②的证明留给读者,以下给出③的证明:∵函数y = f (x)图像既关于点a (a ,c) 成中心对称,∴f (x) + f (2a-x) =2c,用2b-x代x得:f (2b-x) + f [2a-(2b-x) ] =2c………………(*)又∵函数y = f (x)图像直线x =b成轴对称,∴ f (2b-x) = f (x)代入(*)得:f (x) = 2c-f [2(a-b) + x]…………(**),用2(a-b)-x代x得f [2 (a-b)+ x] = 2c-f [4(a-b) + x]代入(**)得:f (x) = f [4(a-b) + x],故y = f (x)是周期函数,且4| a-b|是其一个周期。二、             不同函数对称性的探究定理4. 函数y = f (x)与y = 2b-f (2a-x)的图像关于点a (a ,b)成中心对称。定理5. ①函数y = f (x)与y = f (2a-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成轴对称。②函数y = f (x)与a-x = f (a-y)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 a成轴对称。123③函数y = f (x)与x-a = f (y + a)的图像关于直线x-y = a成轴对称。定理4与定理5中的①②证明留给读者,现证定理5中的③    设点p(x0 ,y0)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则y0 = f (x0)。记点p( x ,y)关于直线x-y = a的轴对称点为p‘(x1, y1),则x1 = a + y0 , y1 = x0-a ,∴x0 = a + y1 , y0= x1-a 代入y0 = f (x0)之中得x1-a = f (a + y1) ∴点p‘(x1, y1)在函数x-a = f (y + a)的图像上。同理可证:函数x-a = f (y + a)的图像上任一点关于直线x-y = a的轴对称点也在函数y = f (x)的图像上。故定理5中的③成立。推论:函数y = f (x)的图像与x = f (y)的图像关于直线x = y 成轴对称。三、             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列表

函  数

对称中心坐标

对称轴方程

y = sin x

( kπ, 0 )

x = kπ+π/2

y = cos x

( kπ+π/2 ,0 )

x = kπ

y = tan x

(kπ/2 ,0 )

无注:①上表中k∈z②y = tan 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应该是(kπ/2 ,0 ),而在岑申、王而冶主编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中数学精编第一册(下)及陈兆镇主编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一数学新教案(修订版)中都认为y = tan 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是( kπ, 0 ),这明显是错的。四、              函数对称性应用举例例1:定义在r上的非常数函数满足:f (10+x)为偶函数,且f (5-x) = f (5+x),则f (x)一定是(   ) (第十二届希望杯高二 第二试题)(a)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        (b)是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是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        (d)是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解:∵f (10+x)为偶函数,∴f (10+x) = f (10-x).∴f (x)有两条对称轴 x = 5与x =10 ,因此f (x)是以10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x =0即y轴也是f (x)的对称轴,因此f (x)还是一个偶函数。故选(a)                例2: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y = f (x)、y = g(x)都有反函数,并且f(x-1)和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若g(5) = 1999,那么f(4)=( )。 (a)    1999; (b)XX; (c)XX;(d)XX。 解:∵y = f(x-1)和y = 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y = g-1(x-2) 反函数是y = f(x-1),而y = g-1(x-2)的反函数是:y = 2 + g(x), ∴f(x-1) = 2 + g(x), ∴有f(5-1) = 2 + g(5)=XX故f(4) = XX,应选(c)例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1+x)= f(1-x),当-1≤x≤0时,f (x) = - x,则f (8.6 ) = _________   (第八届希望杯高二 第一试题)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x = 0是y = f(x)对称轴;又∵f(1+x)= f(1-x) ∴x = 1也是y = f (x) 对称轴。故y = 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 (8.6 ) = f (8+0.6 ) = f (0.6 ) = f (-0.6 ) = 0.3例4.函数 y = sin (2x + )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   )(92全国高考理)  (a) x = -          (b) x = -        (c) x =            (d) x = 123解:函数 y = sin (2x + )的图像的所有对称轴的方程是2x +  = k + ∴x = - ,显然取k = 1时的对称轴方程是x = -     故选(a) 例5.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2)= -f(x),当0≤x≤1时,f (x) = x,则f (7.5 ) = (  )   (a)  0.5            (b)  -0.5             (c) 1.5                 (d) -1.5 解:∵y = f (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点(0,0)是其对称中心;   又∵f (x+2 )= -f (x) = f (-x),即f (1+ x) = f (1-x), ∴直线x = 1是y = f (x) 对称轴,故y = f (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f (7.5 ) = f (8-0.5 ) = f (-0.5 ) = -f (0.5 ) =-0.5 故选(b)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shuxuejiaoan/27399.html

  • 【集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实例人手,引出与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的例子.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并能根据条件逆用等式求向量的夹角; 2.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重要性质猜想与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并会用反三角符号表示角. 2.掌握用反三角表示 中的角.二.教具 直尺、投影仪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由函数 的定义知,对定义域 中的任一元素 ,在值域 中都有一个元素 使 ,我们知道, 存在反函数时,上述值域 中的元素不仅存在...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1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一)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掌握 公式的推导,并能用赋值法,求出公式 . 2.应用公式 ,求三角函数值.(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开始讨论两...

    发布于:2015-03-05

    详细阅读
  • 【上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上学期 3.4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_下学期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4 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 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三)教学过程 (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并能应用它来解决平面几何的有关问题. 2.会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二.教学重点 向量共线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向量与坐标之间的转化.三.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 :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下学期是几月到几月]下学期 5.5 线段的定比分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能确定λ的正负号; 2.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的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这两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事物间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线段的定比分点和终点的坐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 【子集】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

    发布于:2015-03-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