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兴起(一)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能力方面:

(1)通过五卅运动中反帝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和瓦解的教学,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认识。

(2)通过对军阀混战、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教学,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国共合作实现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别,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孙中山扶病北上,展开国民会议运动,并在北京最终逝世等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同时深切感受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爱戴之情。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孙中山《北上宣言》、总理遗嘱等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是重点。通过这些事件,可以说明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异,且更进一步说明了北方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坚忍不拔的人格精神。在这一内容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北上及国民会议运动的目的,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国共合作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把立志反帝作为革命的第一目标。同时,教材还重点介绍了孙中山先生不幸于北京病逝的情况。通过这一内容的讲述,学生能更进一步地感受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及其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所奉献出的一切。正因如此,他的逝世才有举国哀用悼、万众悲痛的场面。

(2)五卅运动是重点。五卅运动作为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有着重析地位。在运动中,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而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事件;在运动中,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这一组织充分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性质。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这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的两重性特殊性征。通过五卅运动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同时,也能认识到五卅运动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所起的作用。

2.难点分析:大革命兴起时期南北革命形势的差别及其对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到来产生的影响是难点。在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北方革命形势虽有很大发展,但毕竟情况复杂,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皖纱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权后,更加剧了孙中山北上后革命活动的艰巨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北方局势仍为封建军阀所控制,他们将成为未来北伐战争的对象。而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却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和坚实的后方基础。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中恐难宏观把握,需要教师予以引导。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请大家回忆。

生:(回答)

师:国共合作实现后,大革命迅速开展起来。(板书第二节课题)中国大地上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展形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但从革命形势的发展来看,北方形势更加复杂。123

一、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

1.军阀混战

师:中国近代史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生:(回忆并回答)师: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战。请大家阅读第209页第一段课文,找到军阀混战的主要表现及共影响。

生:(阅读,并归纳分析)

师:军阀混战给人亿带来学生灾难。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

2.冯玉祥北京政变

师:冯玉祥出身极为贫寒,为生计所迫进入封建军队。后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部下。他虽在封建军阀的部队中效力,但在国运飘摇之时,受到了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加之吴佩孚克扣其军饷,同吴佩孚的矛盾不断加深。故寻找时机,从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前线秘密回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迫使曹锟下令免去吴佩孚的职务。请大家看课本,北京政变发生后,冯玉祥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生:(总结并回答)

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表现冯玉祥向往革命的同时,他为何又邀衣另两派军阀到京?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并分析)冯玉祥自身无力控制北京局势,只有请出与直系对立的段祺瑞、张作霖。这恰恰说明了北方革命形势不稳,同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最终冯玉祥被排挤出北京。这也为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孙中山北上

师:在冯玉祥的电邀下,孙中山先生决定北上。1924年冬,孙中山先生发表北上宣言。(展示计算机软件

1.北上宣言节选)中国当今祸乱的根本,乃在军阀与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这次北上,有两个目的:一为召集国民会议,这是为了对付军阀;一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这是为了对付帝国主义者。唯表打倒这两个祸害,中国才能和平统一,才能长治久安。从这段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北上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生作答)

师:孙中山先生明确强调了反帝反封的要求。这进一步说明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其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2.孙中山先生的逝世

师: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经上海取道日本北上,最终于1924年12月31日抵达北京。当时,孙中山先生已因肝癌病发,病体难支。当随行人员告之先生北京前门火车站已有广大群众迎候,但考虑到先生的身体状况,请提前在永定门火车站下车时,先生予以婉拒,并说他是为民众而来。就这样,中山先生在冽冽寒风中,徐步走过欢迎行列,含笑答礼。这之后的日子,中山先生是在与病魔的抗争和与段祺瑞的斗争中艰难度过的。他力主召开国民会议,反对段祺瑞的卖国政策。但最终,由于肝癌医治无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呢?毕生的奋斗,为了主义死而无憾的豪情,还有那字字掷地有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总理遗嘱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出他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和伟大的爱国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展示计算机软件2.)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这份遗嘱中,中山先生再次说明了什么政策?而这一政策,正是国共合作的推动结果。123

生:(思考并回答)

师:请大家再加顾一下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从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的愈挫愈奋的精神。

生:(回忆并作答)

师: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举国悲痛。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展示计算机软件3:北京中央公园的公祭、中山先生灵柩移往北京香山碧去寺的情景、江苏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对国民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77.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